第1607章 离别的场面(3 / 4)
p>“真……真是可恶!”
另一个平日里最是嘴硬、出身极高的勋贵子弟,此刻也红着眼圈,咬牙切齿地“骂”了一句,仿佛这样就能掩饰住内心的翻江倒海。
“我心里....哼!”
“没感觉!你们太矫情了!”
“一!点!都!没!”
说完,扭过头去不再看同僚,但是红彤彤的眼眶,却是做不得假。
短暂的沉默后,不知是谁先“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带着浓浓的鼻音。
这笑声仿佛有传染性,很快,队伍里响起了混杂着哽咽、释然和某种难以言喻的激动情绪的低声哄笑。
“瞧你们那点出息!”
“你还说我?你自己眼睛不是也红了?”
“放屁!老子那是被风吹的!”
众人相互之间打趣着,用同袍兄弟之间的方式,来平复激动的心情。
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以前总觉得我阿耶在战场上搏杀才是功勋,现在……现在觉得,能让这么多人活下来,好像……也不差。”
“是啊……这辈子,值了。”
朝阳初升,队伍继续朝着长安方向前进。
李承乾与李复并排走着。
“王叔之前去临颍赈灾,也是如此吗?”李承乾好奇问道。
不然怎么会知道有这样的场面呢?
李复微微颔首。
“是啊。”
“虽然规模或许没有今日这般大,但那份心意,是一样的。”
“其实也不难料到。”
“想想咱们这三个月来,在这里都做了什么。”
“你,大唐的太子,未来的皇帝,亲自穿着粗布衣裳,和他们一起清理淤泥,规划营地,甚至亲手为他们施粥。你身后的这些千牛卫、东宫属官,哪一个不是出身显赫?可他们放下了身份,挽起袖子,搬石运木,搭建房屋,救治伤患……这些,百姓们都一一看在眼里。”
“所以我才说,百姓们的心思最是简单,但是也最厚重,谁在他们最难的时候拉了他们一把,给了他们活路,他们就会把这份恩情牢牢刻在心里。”
“他们拿不出什么金银珠宝,但也拿出了最珍贵的东西,哪怕这些东西对你们来说,微不足道。”
“可是这份心意,却是重如泰山,不是吗?”
“不仅仅你感受到了,你看看你身后的那些千牛卫,那些东宫的属官。”
““这种场面,经历过一次,就一辈子都忘不掉。”
“他们也感受到了,这帮出身不低的郎君们,此番回到长安城之后,就会变得不一样了,经历过大事,蜕变了,这是好事。”
“这样的队伍,才真正的有了‘魂’。”
“我明白了,王叔。”李承乾的声音坚定而清晰。
赈灾的队伍回到了长安,而姜确留在了当地。
或许,三五年内,都不会调回长安。
他的奏疏送到长安之后,朝廷已经批了,姜确要留在那里,亲自主持治河。
其本部左屯卫也会分出一支,跟随姜确,确保治河事宜。
简单来说,在来赈灾之前,姜确在今年夏天的时候,就升官了。
左屯卫将军。
去时单衣,回时棉袄。
空气干冷,却透着一种熟悉的安定。踏入长安城门的那一刻,李承乾紧绷了数月的心弦,才算是真正松弛下来几分。
阿耶交给他的任务,他完成了。
不仅仅是对阿耶有交代,对百姓也有了交代。
等到来年,就算是那边不送消息来,他也要让百骑司去打听打听。
毕竟,是亲自带人,帮着灾民们重建起来的家园,怎么能不关心?
如今倒是有些理解,当初王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