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草原奴隶的来源(2 / 3)
己的三儿子王平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决定利用自己的关系,将王平从秦军的小队长职位上调离,转而安排他到麾下的延寿县担任县尉一职杀,从正规军转为维持地方治安的地方部队。
王岳仔细阅读了王阳、王海、王平三人的来信,信中详细描述了他们在执行秦皇军令时,对头型古怪的蛮夷作战时的处理经历。
这些蛮夷的处理方式让王岳大为震惊,他们的动作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将领头阶层全部斩尽杀绝。
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察和思考,王岳才在朔州下达了一道剃头扎小辫剿杀奖赏令,剿杀令名字又长又难记,但要求却十分简单。
这道命令实际上主要针对的是草原上的贵族,因为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剃头扎小辫。
此外,还有那些立下战功的草原勇士,他们通过自己的残忍嗜杀,从普通草原人晋升为打手,从而获得了剃头扎小辫的资格,而草原上的普通人只是奴隶,披头散连扎小辫的资格都没有,何况是用锋利的小刀剃头了。
投靠大秦朔州的普通草原人,终于迎来了新的生活转机。
他们现,大秦的纸币竟然有着如此奇妙的用途!
这让他们对大秦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然而,正当他们沉浸在对大秦生活的疯狂追求时,却遭遇了一个难题——朔州王岳的奖赏令。
虽然他们对大秦的一切都充满了向往,喜欢大秦的衣服、食物,甚至是盐和茶,但这些美好的事物都不是免费的,需要用秦纸币去购买。
草原人并不害怕辛苦劳作,吃苦更是从一降便开始,甚至愿意卖命换取所需。
但问题是,他们实在学不会种地,又没有人愿意教草原人识文断字。
放牧牛羊本是他们的拿手本领,可惜他们并非归化秦人,没有户籍,官府自然不会给他们提供贷款。
更糟糕的是,他们的牛羊也没有来源,无法在大秦官府的草场里放牧。
没有牛羊,草原人就只能靠干苦力活来维持生计。
好在朔州正在兴建新城,到处都需要人力,这给了他们一些工作机会。
然而,自从王岳的奖赏令颁布后,草原人的心思开始变得活络起来。
他们的传统思维中,对狼和强者有着深深的崇拜,这种幕强思维已经深入骨髓。
王岳的奖赏令,让他们看到了一种熟悉的生活方式——通过杀人来换取赏金,这与他们过去出门抢劫并无太大区别。
朔州境内的治安军是一支特殊的军队,它的组建方式与其他军队有所不同。
这支地方治安军由王平县尉兼任指挥官,并负责其组建工作。
而地方治安军的军官则全部由秦军退伍的士兵担任,他们具备丰富的军事经验和专业技能。
与军官不同的是,地方治安军的士兵主要由归化秦人组成。
这些归化秦人原本生活在广袤的草原上,过着游牧的生活。
然而,为了维护朔州地区的治安和稳定,他们被招募进了地方治安军。
为了确保地方治安军的单兵素质和战斗力,其军官晋升的标准参照了秦军的制度,但在识字率方面有所调整。
具体来说,治安军军官只需能够熟练使用汉话交流,并熟识一百个字即可。
这样的标准相对较低,更符合草原人的实际情况。
地方治安军的日常训练非常严格,每天都要进行队列训练、内务整理以及文化课学习。
这些训练项目对于草原人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他们需要逐渐适应并掌握汉文化。
在食物供应方面,治安军采取了敞开供应的方式,确保士兵们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大体量的消耗。
其中,肉类更是每顿都能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