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 大秦第二次工业革命(2 / 3)
水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人们。
每年南方都会遭受洪水的侵袭,时间一长,南方的人们也逐渐习惯了这种情况。
然而,被大水淹没的城池需要重新选址修建,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于是,南方地区在汛期结束后,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兴修水利工程,以防止未来洪水的再次肆虐。
与此同时,人们也充分利用农忙和农闲的时间差。
在农忙时,他们专注于种植庄稼,确保粮食的供应;而在农闲时,他们则进入工厂生产各种物资,并将其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特别是在汛期出现后的灾害时期。
在整个应对灾害的过程中,有两个关键问题至关重要:一是如何将灾民迅安全地运输出灾区;二是如何确保救灾物资能够在第一时间送达灾民手中。
原本,氢气飞艇被广泛应用于运输和救援工作中,但它的飞行度缓慢,体积庞大,在实际救灾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诸多不便之处,已经不太适用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螺旋桨飞机应运而生。
螺旋桨飞机的度明显快于氢气飞艇,大大减少了应急反应的耽误时间。
尽管在离石眼中,螺旋桨飞机的度相较于喷气飞机而言,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对于异世界的人来说,这种差距已经无关紧要。
因为螺旋桨飞机的度已经远远越了他们所熟知的日行千里的概念,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希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关于螺旋桨飞机的构想,离石早就向墨家工匠们详细描述过。
然而,最初相信他的工匠并不多。
毕竟,这样的概念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实在是过于前和难以想象。
不过,随着蒸汽机的问世,情况生了一些变化。
蒸汽机的出现让一部分墨家工匠开始对离石的描述产生了兴趣,并逐渐相信他所说的螺旋桨飞机并非完全不可能实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蒸汽机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蒸汽挖掘车、蒸汽拖拉机以及蒸汽运输车等大型机械设备的诞生。
这些大家伙的成功应用,让墨家工匠们对科技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进一步激了他们对于创造蒸汽飞机的渴望。
不过,现实总是残酷的。
尽管墨家工匠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限制,要制造出能够驱动飞机飞行的蒸汽机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于是,他们不得不将精力转向全力研制内燃机,希望通过这种新型动力源来实现螺旋桨飞机的梦想。
可惜的是,前期内燃机的制造工艺并不成熟,制造出来的内燃机功率远远不足以满足飞机飞行的需求。
这无疑给螺旋桨飞机的研制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导致其诞生的度被大大拖延。
直到离石回到朝歌城,并将公输剑召回,同时还邀请公输剑夫妇定居阿房宫,这一系列的举措才为螺旋桨飞机的研制带来了新的转机。
有了王匠公偷剑的加入,这才有了电机动力机床的诞生,才让加工更精密的内燃机诞生了,最后才提前催出了螺旋桨飞机,离石为此还专门抽出时间,去参观了螺旋桨飞扎的飞。
螺旋桨飞机能够成功进行次飞行,不仅需要各种复杂的技术和精密的设计,还涉及到陀螺仪、水平仪等专门机械的运用。
这些机械装置在飞机的飞行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飞机能够保持安全、稳定和平衡的飞行。
当离石来到新修建的白云机场时,他立刻被眼前所看到的巨大飞机震撼到了。
这架飞机停放在机场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它的长度达到了惊人的二十多米,高度也有六米之多,宛如一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