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 章 额回啊(2 / 6)

加入书签

两位大少爷袁应泰也去问了。

    望着鹿大少拿着神宗时期的司礼监红批,袁应泰颇为唏嘘。

    他明白神宗晚年是想灭建奴的,他派出了熊廷弼,也要重整御马监。

    结果,时不待人……

    林间秀林大少已经忙碌了起来,“打草谷”他去了两趟,按照军功他分得了十二只羊,三匹马。

    这是明面上的。

    见不得光的众人不准互相打听。

    宝石,金银首饰,这些就是见不得光的,属于个人的私货,这个才是大头。

    战获这一块他其实不是最多的,最多的是曹变蛟。

    因为有一次打草谷是他亲自带队,带队的人要拿一部分分成,哪怕数百人每个人只给一点点……

    这一点点汇聚起来也是非常多的。

    至于那些可以做甲,做弓弦,做配饰的皮,筋,甲,兵器,这些是属于所有人所有的。

    众人把好的留下,一般的拉到广宁卫去卖掉。

    因为广宁卫那里还存着打炒花的缴获。

    不算战马,这些杂七杂八的加起来就是很多钱。

    余令也不担心这些东西卖不出去,这东西有人抢着要。

    来到辽东,余令算是发现为什么边军的军饷总是拖欠了。

    这些将领喜欢养家丁,一个千总都能养五百人的家丁。

    这五百人等于是他的私军,这还是按最低的来算。

    养一千多人的多的是。

    按五百人来说,这五百人的甲胄,战马,武器,粮饷,然后这五百人后面还都有家。

    那可是一张张的嘴。

    这些算下来那可不是一点点钱。

    家丁平常得到的待遇往往比军中兵卒的待遇要好,而且不止好一点,有的甚至“比军中的兵卒好上十倍”!

    要说哪里养家丁的风气最盛,当数辽东。

    万历三十六年熊廷弼首次来辽东,他就发现了这个大问题。

    他要求杀李成梁的数十条罪名里就有家丁的这个问题。

    当时辽东将门家丁的数量差不多占到总兵卒数的六成。

    家丁再养家丁,一环套一环!

    努尔哈赤先前就是李家家丁的一员。

    李家的家丁甚至编成了营,如“内丁营”,“亲丁营”,所有民间才有了辽东王这个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