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诱敌深入(2 / 2)
/p>
不要怕花钱。
让我们旗下的公司都去采购电脑,然后赠送给学校。
反正这么多企业都需要避税。
正好利用避税的方式来拉高英大特的股票。
我们要借着网络泡沫、长期订单和低价材料的东风,让英大特的股价涨到天上。
我们的Ipo的股票,才可以定高价。
“明白!”
懂了。
新增的订单+低价材料助力绝对可以让英大特的股价继续涨了。
如果不能再涨10倍。
就让彼得更收购一些流通股。
小莉,你还是要多吹嘘英大特如何先进,如何牛逼。
同时要重点写我们的技术比英大特差很多。
另外,密切关注英大特的技术动向,一旦他们有研发新一代芯片的计划,立刻汇报。”
一份由“鹰酱国际投行”发布的深度分析报告已经悄然流传开来。
报告没有停留在订单数字的表面狂欢,而是直指核心:
“我们认为,市场目前仍未充分定价此次合作的真正价值。
其关键不在于50万片之外,新增的25万的月度订单量。
而在于锦秀科技(Jxiuaterials)以低于市场价40%-45%的价格,与英大特签署的三年独家供应协议。”
“这意味着,英大特生产最先进的‘酷睿x1’芯片时,其占生产成本高达35%的核心原材料支出将被大幅削减。
我们的模型显示,仅此一项,英大特的毛利润率有望在下一个财年提升超过15个百分点。
这不仅是降价,这等同于为英大特进行了一次持续的‘利润输血’。”
报告进一步指出:“尤其值得玩味的是,锦秀科技自身也是芯片设计公司‘锦秀科技’的母公司。
此举无异于将自家竞争力的命脉,交到了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手中。
这或许清晰地表明,在最高端的芯片竞技场上,东方企业承认了技术上的‘代际差距’,并选择了‘与巨人同行’的战略。
对他们而言,此刻的务实合作,远比一场无法获胜的直面竞争更为明智。”
与此同时,《硅谷前沿》的科技专栏则从另一个角度渲染着这种“差距”。
在一篇题为《仰望星空:英大特架构师如何定义下一个十年》的特稿中,记者详细描绘了英大特研发中心的“神秘”与“高效”,并引述了一位匿名工程师的话:
“他们的(指锦秀科技)‘天枢3号’原型性能不俗,但就像一辆组装了F1引擎的家用轿车,缺乏一整套与之匹配的传动系统、轮胎和赛道经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