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真实”需求(1 / 2)
上一章的序号弄错了,应该是422章
新科计算的年终奖发得怎么样?
陈妤翻看了一下文件:“新科计算因为处于业务转型和Ipo前期,现金部分相比dVd工厂这类成熟盈利单位会稍低,但消费券的比例更高,达到了50%。
而且,消费券的使用范围特别增加了‘新科计算内部技术产品体验中心’,员工可以使用消费券购买或体验公司最新的企业级服务器原型、数据存储设备等。”
“很好。”肖爱国眼中闪过赞许,“这不仅是福利,更是内部测试和口碑营销。
让自家员工先成为产品的使用者和推广者。
等他们体验到‘新科计算’设备的性能,自然会形成口碑。
这对于一家即将Ipo的技术公司来说,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他沉吟片刻,继续说:“新科计算的故事,不能只讲怀旧,更要讲未来。
它的年终奖发放,可以作为一个引子。
这样,你安排一下,在新科计算年终大会后,让他们的cEo接受一次专访,谈谈王安精神的传承,但更要大谈特谈在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布局和野心。
要巧妙地提到,他们的服务器,虽然目前部分芯片采购自英大特,但已经在自主研发下一代数据处理单元(dpU)。”
“dpU?”陈妤略微疑惑,这个概念在1999年还非常前沿。
“对,就是数据处理单元。”肖爱国肯定地说,
“这是一个新概念,让人觉得但很有潜力。
先抛出去,不管能不能立刻做出来,先把势造起来。
让市场觉得,新科计算不是一家只会吃老本的企业,它瞄准的是未来的万亿市场。
这样,它的Ipo估值才能冲上去。”
“我明白了,爱国。”陈妤迅速记录,
“这就去安排。另外,戴耳电脑和苹果的Ipo路演即将开始,我们需要将这次内部消费热潮的数据。
特别电脑相关的销售数据,作为他们路演材料中的亮点。”
“可以。但要把握好度,不但夸大,要显得有极大的潜力空间。”
肖爱国叮嘱道,“但是真实的内部需求,远比虚构的市场预期更有力量。”
就在肖爱国布局未来之时,在鹰酱国,一场因锦绣系年终奖带来的隐性需求浪潮,正开始悄无声息地影响资本市场。
英大特的cEo约翰·霍普金斯注意到,近期来自锦绣系企业,特别是蓝光科技、戴耳电脑的芯片订单,出现了一个小高峰,而且对方询问后续产能的意愿非常强烈。
结合市场上关于锦绣系员工年终奖丰厚、内部消费旺盛的传闻,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真实需求支撑的表现。
在一次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霍普金斯“不经意”地提到:
“我们注意到,某些重要合作伙伴在消费电子领域的需求非常强劲,特别是临近大华国农历新年,这反映了其终端市场的健康度。
我们对未来的合作充满信心。”
这番话被市场解读为英大特业绩的又一利好,其股价应声上涨2%,稳稳站上550美元关口。
肖爱国通过内部循环创造的“真实”需求,开始外溢并反哺他精心维护的股价“泡沫”。
然而,在这片大好的形势之下,并非没有隐忧。
在鹏城dVd工厂的庆功宴后,技术骨干李大军和几个同事小酌,聊起了厂里的未来。
“咱们厂现在是很火,但dVd这技术,感觉也快到顶了。”一个同事有些担忧地说,
“我听说国外已经在搞什么更先进的‘蓝光’技术了。”
\"蓝光\"不就是肖老板的吗?我们是负责生产而已?
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