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齐桓公送了一半疆土出去了,这也叫礼尚往来?(1 / 6)
(我去,祖坟迁移术,难道齐桓公把祖坟都让给人家了?)
(这还真不一定,感觉这一次齐国出血出的有点大呀!)
(其实这可能就是咱们外行忽略的一点,都以为齐桓公送给燕国国君的土地很小,可按照博主这么说的话,那应该是大到离谱了!)
(如果真能证明宋的土地已经超过了人类所能够理解的极限,那还用证明什么?你把祖坟都让给人家了,你把宗庙都让给人家了,你这叫做顾忌周礼,那你把你祖宗当什么了?当路边一条吗?)
(怪不得说齐桓公成了叫门天子,这不是叫门天子是什么?)
(丢人现眼,不过如此呀!)
…………
大唐,
魏征额头上的冷汗嗖嗖的往下掉,因为这个时候他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也就是从来没有人提到过的问题。
齐桓公到底给了燕国国君多少土地?
程咬金当时就骂道:
“奶奶个腿的,你们这些不要脸的可真会颠倒黑白,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不提吗?”
“来来来,老魏你给咱们说一说,齐桓公到底给燕国了多少土地?”
“是不是把祖坟都给了?”
魏征嘴里打着乌拉,就是不敢说一句真话。
因为那个数字太吓人了!
儒家就是要刻意去忽略这些玩意,然后让人们去关注齐桓公尊周礼,齐桓公多么正义,齐桓公多么伟岸。
却从来不会告诉别人齐桓公把祖坟都丢了这种事。
这种事能说吗?
…………
南宋,
朱熹的儿媳妇就这么静静的看着这些博学鸿儒,悠悠的问:
“原来在你们心中,送地送多少都无所谓吗?”
“多少土地送出去,都可以用你们所谓的周礼来解释吗?”
“周礼都快成了你们的厕筹了!”
朱熹等人也没有想到,后世子孙想问题的角度竟然如此刁钻,
竟然会从土地的面积着手。
朱熹等几个博学鸿儒相互对视一眼后,就开始了各种小声议论,很快,就商议好了对策。
朱熹说:
“不要听那些人造谣,其实齐桓公第一次送的土地根本就不多,可能连齐国千分之一的土地都不到。”
“对对对,就这么点地能说明什么呢?”
其他博学鸿儒也跟着一起打补丁。
“那个博主竟然还说齐桓公都把祖坟送出去了,这可能吗?”
“正所谓抛开数据谈结论就是耍流氓啊!这还是他自己说的。”
朱熹的儿媳妇只是这么静静的听着,她也不去反驳。
因为她不知道齐桓公到底送了多少土地给燕国。
但朱熹的儿媳妇却明白,博主竟然敢说这个问题,那可就不是什么所谓的千分之一了,甚至不是百分之一了,
那估计就是十分之一起步啊!
光想想齐桓公把自己领土的十分之一无偿的割让给别人,这就令人齿寒呀!
要知道在大宋,你就是割了百分之一的地,那也会被人戳断脊梁骨的,
什么时候割让这么大一片土地还被人歌功颂德呢?
…………
大清,
慈禧直接疯狂打赏,什么玉镯子呀,什么金钗呀,什么翡翠呀,一股脑的往天幕中塞。
“哀家就喜欢听这个!”
“哀家才割让了多少地呢?被后世子孙都骂成了那样!”
“人家这齐桓公割的地比哀家多得多,齐桓公就能成圣贤了。”
“难道所谓的圣贤就是看谁割地割得快,割地割得多吗?”
“哀家第一个表示不服!”
“你们骂哀家可以,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