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三个逃兵(2 / 3)

加入书签

这么说,那些有家庭的流民纷纷同意了,很快就凑齐了一百户人。

李虎领着收拾完家当往山上走去。

至于不愿上山的人,慢慢地离去了。

看流民们走的差不多了,刘处直也往山里走了。

刚才那三个流民在后面叫着他说:"

掌盘子,我们没有家小了,能上山吗?"

刘处直打量了一番,这三个人不像是挨饿几个月的流民,看身材甚至还有点线条,应该不久前还能是吃上饱饭的人。

对此,刘处直觉得得搞清楚情况,不能稀里糊涂就招上山。

打量完毕后问道:"

你们姓什么?家在哪里?"

三人领头的那位想了想说道:"

我们是固原人,在甘州营当兵。

去年末固原镇的营兵弟兄们闹饷,抓了我们的游击将军,带着我们一起劫掠了府库后一起南下关中财。

劫掠了好几个县城,兄弟们手里不差钱,潇洒了好一段时间。

但朝廷不会一直容忍我们这些兵变逃卒的。

年初西安府卫所征剿,很多弟兄看闹得差不多了,就带着劫掠的金银一哄而散。

我们就往北走,想看看还有没有营伍招我们。

到了宁塞营,本来当地守备看上我们了,不知道那里来了个军官认识我们哥几个,说我们是固原来的逃兵。

后来兵没有当成,带回来的金银全部打点追兵了。

于是我们只能跟随流民一路走到了这个安定县。

我们哥几个都会军中的技艺,绝对不白吃掌盘子的粮食。

"

听完后,刘处直觉得应该收下他们——毕竟自己的杆子刚刚拉起来需要这些逃兵。

但算上李虎、李茂才两个心腹,又怕控制不住他们三个人。

所以这会心里极度的纠结。

不过想了想,只要自己带着这些人展起来,自然就有了威望。

想通了就不再纠结。

接着询问这几个逃兵的名字,领头的叫高栎,后面两个叫郭世征、李狗才。

了解过后,刘处直说到:"

我也是官军出身,在队伍里面干不下去了才出来落草。

以前你们怎么样都翻篇了。

但以后咱们打家劫舍,只能抢富人不许再祸害穷老百姓了。

"

话说完后,看这几人还是有点不理解——毕竟他们当官兵那么久,习惯很难一下纠正。

刘处直看到这里只能换一种方法解释:"

财主家里什么都有,抢他们才能抢到东西。

我们在这里当杆子,可不能把老百姓都得罪了,不然被人剿了都没人通知。

"

听刘处直这样讲了,高栎几个同意了。

毕竟也不是啥坏的流脓的兵痞,只不过大明朝常年欠饷让他们养成习惯了。

回到了高柏山,大部分流民们已经把帐篷支起来了。

李虎已经开始准备晚饭了。

刘处直把李茂拉了过来,询问了一下中午吃了多少粮食。

李茂回答到:"

中午差不多了来了一千人,吃了一石米和两石面粉。

我们招了一百户人上山,有青壮一百二,妇孺四百。

不训练的话,青壮一天半斤粮食,妇孺孩童的话两人半斤,每天需要一石三四斗粮食。

要是训练的话,每天差不多得两石。

这还是咱们不增加人数的情况。

银子还有五十几两。

"

了解完之后,刘处直说到:"

当然要训练,咱们又不是上来开善堂的。

训练十天后就下去打财主。

对了,今天还招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