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刘处直定称号王左挂败走马家堡(2 / 4)
再次溃不成军,带着自己的老本兵跑到清涧打粮。
正好清涧有克难营的探子,于是就星夜兼程赶回来,上报给了刘处直。
刘处直在得到消息的第二天,就召集了五人开会商量这事应该怎么处理。
李茂想了想回答道:“之前我们侦察清涧的时候,这边地主士绅的家里都有功名在,这就不像方家那样打了没人管。
而且这些官绅家说不定就会有铠甲之类的,像绥德马家还有虎蹲炮,都不是我们现在能觊觎的。
所以让王左挂在乡间扰乱一下,削弱这些力量,对咱们有好处。
反正克难营现在没啥实力,王左挂打不打的下都无所谓,清涧绥德暂时咱们也不会去。”
听李茂讲完,刘处直采纳了他的意见,让探子不用管,但是尽量去看看王左挂是怎么打这些士绅堡寨的,这也是经验——以后咱们要粮,还得这些士绅财主‘赞助’……”
听到这话,高栎哈哈一笑说道:“掌盘子这话说的真好,‘赞助’!
对的,这些士绅粮食银子都吃不完花不完,留着还能下崽啊?正好支援咱们义军,以后咱们做大了,会感谢他们的!
以前在官军那会,让这些财主助点粮食饷银,跟要了他们命一样,总兵出马都做不到。
现在好了,咱们只要有实力,想打谁打谁!”
说来也巧,王左挂正在准备打马家那个堡。
毕竟清涧这里就马家地最多,还有后辈在官军当军官,说不定堡内就有铠甲和武器——对于现在的农民军来说,这两样没有不缺的。
但天色已晚,王左挂就打算明天再打。
一大早,王左挂召集了手下苗美等人说道:“老二,咱们在龙门渡大败,营里的辎重都丢的差不多,必须得补充了。
在清涧打听了一下,马家势力最大,有万亩良田,打下之后咱们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缺粮了。
这样,咱们把剩下的粮食拿大半出来,就在清涧招一批流民来打。
但看这马家的堡不是很好打,不但修的高,而且院墙上面还可以走人,不似一般的地主堡垒。
能打下来最好,打不下来就把流民们抛掉,只带上马军,咱们往甘肃转移。”
苗美听后一拱手,直接出了营帐开始准备了。
王左挂营中很快传来稀饭的香味,在清涧的流民们扶老携幼就来了,大部分都饿得皮包骨头了。
苗美看到人都来齐了,就让手下士卒喊道:“想喝稀饭的,喝完以后跟着义军去打马家的堡子!
打下来了,人人有赏,酒肉到时候随便吃!
如果有志愿背土去填堡寨外面的壕沟的,去一次两个烧饼!”
没有家眷的流民们听到这个要求,摇摇头走了——就自己一个人了,还是想活着,再走一会到了清涧县城就有施粥的了,虽然没有流贼给的粥稠,但好歹能保条命。
留下来的流民都是有家小的,不少青壮看着家里的老老少少,心想怕是遇不到施粥的,自家一家就饿死了,就当拼一把了,要是被掌盘子看上,以后就能跟着义军吃大户了,家小也不至于天天挨饿了。
于是这些有家小的流民们都纷纷报名。
苗美也不小气,报了名的流民家庭一人一碗厚粥,还有一个馒头,让流民吃得饱饱的,待会打仗也会更拼命。
明末的农民军根本就不会像有些史书上写的那样强行裹挟青壮——这样来的人能打仗吗?往自己中军一冲,官军跟着掩杀,死的比谁都快。
明末陕西这种环境,只要放粮招兵,就有一堆人来吃粮,不存在强迫。
农民军更不会破坏当地生产,因为并不是流动到其它地方就不回来了。
崇祯朝的农民军基本上都在陕西、山西、河南流动,经常打出去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