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往宜川转移(1 / 2)
六月初十,周家庄已经被克营打下来两天了。
这两天一直在忙着搬运浮财。
郑彦夫向他汇报时还没觉得有啥,但是亲眼看到堆积如山的粮食还有财物时,眼睛还是亮了。
虽然上次在魏家也见过这么多,不过钱嘛,谁也不嫌多。
这一次从周家抄出了粮食一万石,白银两万两,还有很多字画珠宝啥的。
除了这些,还有不少腰刀和长枪,加上买的一部分,上次在中部县招的那些新卒能端上铁制武器了。
辎重营还储存了两百把腰刀和三百个铁枪头、弓弦二百根、弓背四百、还有铁鞭之类的武器。
粮食克营带不走这么多,照例拿出八千石,在洛水那边支了个棚子,让妇女营天天煎大饼还有煮青菜汤,让各路流民爽吃。
结果粮食实在太多了,克营加上来往流民上万人吃了两天,才消耗了一千多石。
但是克营需要转移了,毕竟这地方离宜君、中部、洛川太近了,又是一马平川。
妇女营里面的老弱妇孺将近六千人,一旦被官军现,骑兵突击步兵包抄,直接就溃散了。
所以刘处直只能让这些流民以家庭为单位,一人拿五斗粮食走。
剩余的让前营护送辎重营,找到村子挨家挨户的粮食,见到茅草屋顶的一家一石,尤其是柳树垴这种革命老区,一家了两石。
士卒们是最喜欢干这种事的。
送了粮食,所有人都对他们感恩戴德,走到哪里都有人打招呼。
一些年轻的士卒,还在村里寡妇那里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
周家庄园地牢里面,克营没有为难这一大家子,每天按时送饭,有肉有菜,反正都是他们周家的。
而周振强听说克营将八千多石粮食全部散给了附近村民,白眼一翻,差点晕过去。
周眉看见老爹这样,颇有点"
恨铁不成钢"
的感觉,现在自己身家性命都在别人手里,还惦记着这些浮财。
次日一大早,刘处直亲自来把这一大家子人放出去。
临走时对着那个老妇人说道:"
粮食够吃就行,不知道你们这些人屯那么多干嘛,最少三百石小麦都坏了,这些只能拿来喂牲口了。
要是你们肯拿出来救济灾民,能救活上千人,结果宁愿坏掉你们也不拿出来。
"
"
照理说,你们这种劣绅,我们营有规矩都是公审以后砍脑壳的。
不过既然我答应你们了,那自然守信。
这次只动了你们浮财,地契和租佃契都在,以后好好对待他们,我们还会回来的。
"
那个老太婆颤颤巍巍说道:"
大王,我会让我孙子好好对这些人的,感谢大王恩德。
"
从周家庄出后,克营万余人沿着洛水一路前进。
老话说得好,人过一万,无边无沿。
这一万人虽然大半都是没有战力的妇孺老弱,但是远处看着还是很有威慑力。
而洛川县令得知有一万流寇来到了洛川境内,吓得关闭城门,禁止任何人出入。
不过克营并没有想打洛川的主意。
傍晚时分,全营在洛川城外三十里的地方扎好营了,甚至还设立了一些鹿角,防止骑兵晚上突袭。
克营的指挥层就在一顶大帐篷里面,商量该往什么地方转移了。
"
陕北咱们还是不能回了,那边官军太厉害了,随便那个驻防营兵咱们都很难对付。
不然我们就往宜川转移,壶口山对面就是山西吉州,不如我们去山西闹腾一下,那边没那么多大大小小的边堡还有驻防营兵。
"
听李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