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陕西官员应对大旱(2 / 3)

加入书签

病得很厉害了,原本他一直是自己带兵剿贼的,可惜身体状况不佳,只能让张福臻代替。

书桌堆着延绥镇急报:靖边营士卒因欠饷哗变,现在已经攻破粮库跑进去了芦关岭。

陕西的可战之兵已经全部拉去作战了,实在没有能力再征剿了。

见巡按李应期入内,刘广生直接推过一份题本:"

看看这个。

"

奏疏草稿上写着"

秦民困顿全境大旱,乞免一年逋赋"

原本写的是三年,刘广生自己都觉得不可能,后面被他改成了一年。

旁边崇祯御批如刀:"

该抚每以灾缓为辞,实属玩泄!

"

"

陛下不知道?"

李应期突然笑了笑,"

陕北人饿得吃泥土,排不出来胀死的尸体能把无定河塞住?知道又如何?"

刘广生往痰盂里啐了口血沫,"

辽东丢一寸土,朝廷大员们都慌得不行,陕西饿死几万人,他们跟没看到一样。

尽人事听天命吧,我们食俸禄就得为君分忧。

"

已经成了规模的流寇可以抚,但是为了杜绝隐患,从即日起一旦有民众聚众二十以上聚集,皆视为流寇。

将这道命令抄送各州县,也通知下布政司衙门让他们动起来。

一百多巡检司官兵把几十个抢地主粮食的饥民逼到崖边。

右布政使坐在伞盖下,慢条斯理地剥着橘子,看着这群人。

"

大人饶命啊!

"

领头的饥民磕头如捣蒜,"

草民们实在饿得受不了了,田里一颗稻穗都没结,实在没办法才去抢财主家的。

"

"

呵呵,本藩台也没办法。

"

右布政使擦着手,"

抚院大人说了,聚众二十以上就是流寇。

你看看你们多少人了?来人啊,这些人皆按流寇论处!

"

巡检司官兵熟练地竖起木竿。

当第一个饥民被贯穿肛门时,惨叫惊飞了崖边的乌鸦。

右布政使吩咐:"

把人头送去各乡示众。

"

转头又对师爷道:"

给巡抚衙门写报捷文书——临潼大破流寇,斩获三百级。

"

一路上各地的景象都大抵相同。

田野荒芜,村庄破败,路边不时可见倒毙的尸体,有的已经被野狗啃食得面目全非。

更令人心惊的是,有些尸体明显是被刀砍死的,那是官兵在处理聚集的饥民。

整个陕西除了汉中,在崇祯三年都旱得不行了。

但皇帝不允许减免赋税,而地方官员为了自己的乌纱帽,纷纷开始采取极端手段试图把百姓圈在土地上。

外面游荡的流民被巡检司或者官军抓到,直接扭送回原籍。

如果不愿意回去,就立刻变成军功。

但是除了水浇地,其它的地方种了地也无用,收上来的还不够交赋税。

同时,各州县官员仍在强行催缴赋税。

有些里的人因死亡或逃亡而无法缴纳的徭役钱粮,全都强令现有人代为承担,导致百姓流离失所。

逃亡之人塞满各个道路,期盼着有一口粮食救命。

隔壁山西因为防盗,在崇祯三年四月正式宣布:为防止陕西流民滋扰山西治安,禁止陕西人越境乞食。

更严禁山西粮食流入陕西,违者以通贼论处,严惩不贷!

"

开年后,陕西粮价就一直居高不下,最便宜的时候都三钱一斗。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