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连续攻破关中四县1(1 / 3)
从金锁关出来后就是关中平原了,赶上官府夏税征收,成功又制造了一批流民。
现在陕西不像十多年后孙传庭当陕抚那样到处都是结寨为生的老百姓,所以克营要招兵(炮灰)还是很容易的。
关于这个做法,刘处直之前是不愿意这么干的感觉有伤天和,在和高栎辩论的过程中被他说服了。
高栎说道:"
既然无法直接去救援府谷,那就只能按照之前的想法去干。
连年大旱,流民遍地,给他们饭吃,他们给克营卖命,公平公正合情合理。
"
刘处直抛出第二个问题:"
流民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怎么打仗?以前打打地主寨子还成,现在这些县城可不是那么容易靠人海冲下来的。
"
"
他们不需要兵器,他们只需要扛着梯子冲向城墙吸引守军注意,我们的精锐混在其中,伺机破城。
反正这些流民要么饿死,要么被其它掌盘子收走当兵,跟着克营走还能吃饱一点,死也死的有价值些。
"
刘处直被说服了,命人张贴告示:"
凡投义军的人,一人当兵,全家有粮!
"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出现时,同官到白水的官道上已经聚集了上千流民。
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中却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听说这里的义军要放粮了。
刘处直站在路边搭起的高台上,亲兵在周围护卫安全。
他仔细观察着下面的人群:有拄着棍子的老人,有怀抱婴儿的妇人,更多的是青壮年男子。
他们瘦骨嶙峋,皮肤黝黑,是常年劳作的结果。
刘处直拿着喇叭大声说道:"
你们想吃饭吗?"
流民们骚动起来。
今天他没有穿铠甲,也没有穿义军军服,而是穿着一身粗布衣服,腰间挂着一把砍柴刀,活脱脱一个庄稼汉打扮。
手一挥,十几袋粮食被亲兵抬到了台上。
"
乡亲们!
"
刘处直真诚的声音通过喇叭传到了流民那边,"
我知道你们为何而来都是为了活命,为了养自己家里的老人孩子。
"
听到他讲话后,人群安静了下来,数千双眼睛紧盯着他。
"
朝廷横征暴敛,官吏贪得无厌,才让我们这些种田人无田可种,无粮可食!
"
刘处直抓起一把粮食,任由它们从指缝间流下,"
看看这些粮食,本该是你们的血汗,却被官府夺来养兵,被贪官污吏们享受了。
"
人群中响起愤怒的低语。
"
我也是农民的儿子!
今日放粮,只能解一时之困,要想真正活命就得拿起武器,打下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天地!
"
他举起砍柴刀,"
愿意跟我干的,全家老小都有饭吃!
打下县城,开仓分粮!
"
"
表现上佳的就可以当义军正兵,不仅能吃饱还能拿钱。
"
起初只有零星的响应,但当第一批人真的领到粮食后,欢呼声如潮水般涌来。
一个高大的青年第一个站出来:"
将军,我张二牛跟您干!
家里老母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
"
好汉子!
"
刘处直亲自将一袋粮食交到他手中,"
从今天起,你就是我亲兵!
"
这个示范效应立竿见影,到正午时分招募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