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调查窦庄(2 / 4)

加入书签

p>李狗才胸有成竹,“要备齐药材需要点时间。”

两日后黎明,李狗才亲自背着个磨损严重的药箱出现在窦庄南二里的官道上,旁边就是赵大。

现在他们是两师徒了。

为了伪装的像,赵大佝偻着背,看起来风尘仆仆,连指甲缝里都藏着精心调配的药渍。

药箱里除了几味常见药材,底层暗格藏着炭笔和薄如蝉翼的丝绸。

从外面看,窦庄的建筑群这位置也是非常好的。

西依榼山,三面环水,东西、南北各长五百步,修筑城墙大致二千余步,整体布局呈“万”

字形。

辰时三刻,窦庄南门准时开启,李狗才两人混在七八个商贩中慢慢靠近。

守门的团练穿着统一的青色号服,腰间悬着腰牌,检查得极为仔细。

“路引!”

一个十分健硕的团练拦住他。

赵大颤巍巍掏出文书:“军爷明鉴,老夫陈济仁,阳城人士。

听说贵庄刚与贼寇恶战一场,特来行医,顺便教教徒弟。”

团练仔细核对路引,又翻开药箱检查。

当看到几包三七粉时,脸色稍霁:“会治箭伤?”

“略通一二。”

赵大谦卑地低头,“老夫曾在辽东军中做过医官,家里传下几个治金疮的方子。”

这话像钥匙般打开了门禁。

团练挥手放行:“去伤兵营报到,管事的姓张。”

穿过丈余厚的城门洞时,李狗才暗中记下防御布置。

城墙用大块青砖砌就,缝隙里浇了糯米灰浆,坚固异常,高约四丈,墙头宽约六七步。

城墙下为条石,上为青砖,内添砖、土。

四角筑五层碉楼,八面设窗。

东、西、南、北有四个大城门和四个小门。

大门外有瓮城。

城外绕墙设置数个藏兵洞,每洞容五人藏身,部分城段修有暗道。

“好险要的城池。”

李狗才暗暗道,“就算加上蔺养成和张天琳两部,怕是也很难拿下。”

进入窦庄后,他现最多的建筑就是各种庙宇了,分别为大庙、烈公庙、佛庙、财神庙、北庙、文庙、火星庙、观音庙、阎王庙、霸王庙、黑虎庙、五道寺。

另有楼阁、祠堂、书房、校场、法庭、地牢、牌坊、当铺、店铺和碑刻,还有粮仓十几座。

李狗才估计窦庄守个三四月一点问题都没有,粮食完全够吃。

再往里走就是张家宅院,位于窦庄建筑群东南入口处一百二十步,是一座四合院。

北面正房为两暗三明,东西为土夯屋,高一丈五尺,进深一丈五尺,瓦大而厚,全为扣瓦,墙垣为木柱顶梁式造房结构。

张家宅院旁边便是尚书府,分为上、下宅。

尚书府上宅总体布局为棋盘六院,建有五凤楼、望河楼、天桥、大花园、小花园。

府门朝东,高三丈,宽一丈五,门头以砖雕斗拱装饰,石匾阴刻“尚书府”

明楼斗拱前挂一竖匾,上部楷书“圣旨”

,中部书“旌表”

三横坊间两块花板,上板书“天恩世锡”

四个字,下板书“兵部尚书张五典张铨”

九字。

看起来这张五典便是这家老家主,估计应该不在了。

张家上一代家主是叫张铨,上一代家主应该是死在辽东了。

伤兵营设在祠堂西厢房,刚进门,浓重的血腥味就扑面而来。

上百个伤员躺在通铺上,本地郎中正忙得满头大汗。

“新来的?”

管事张老头打量他,“会缝合伤口吗?”

赵大没说话,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