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秦良玉入京师(3 / 4)

加入书签

宫觐见,不得延误!

"

秦良玉匆忙换上朝服,随太监入城,穿过重重宫门,她被引至平台——这是崇祯皇帝经常召见大臣的地方。

远远地,她看见一个身影站在栏杆旁,正眺望远方。

"

臣石柱宣慰使秦良玉,叩见陛下!

"

秦良玉在十步外跪下行大礼。

"

秦爱卿平身。

"

崇祯帝转过身来,他比秦良玉想象中还要年轻,面容清瘦,但眉宇间凝结着化不开的忧愁。

秦良玉起身后,崇祯仔细打量这位传奇女将。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秦良玉,她虽已年近六旬,但腰背挺直如松,目光炯炯有神,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

爱卿一路辛苦了。

"

崇祯示意内侍赐座,"

从石柱到京师,走了多久?"

"

回陛下,差五天就两月了。

"

秦良玉恭敬答道,"

途中遇大雨阻路,又有军士染病,故耽搁了些时日。

"

崇祯点点头:"

朕已命太医院准备药材,明日就送去军营。

另外,粮草补给也会尽快到位。

"

秦良玉心头一热,再次跪拜:"

臣代全军将士,叩谢陛下天恩!

"

"

起来说话。

"

崇祯轻叹一声,"

如今流寇肆虐,朝廷正值用人之际。

爱卿以巾帼之身,数十年如一日为国尽忠,实乃百官楷模。

"

秦良玉正色道:"

臣不过尽本分而已,先夫马千乘在世时常言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臣虽女流,亦不敢忘马氏家训。

"

崇祯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他突然问道:"

爱卿可会作诗?"

秦良玉一愣,随即答道:"

臣粗通文墨,但于诗词一道实乃无知。

"

"

无妨。

"

崇祯转身对随侍太监道,"

取笔墨来。

"

不多时,文房四宝奉上,崇祯略一沉吟,提笔蘸墨,在宣纸上挥毫而就。

写罢一,又续一,一连写了四七言绝句。

"

这是朕赐予爱卿的。

"

崇祯将诗作递给秦良玉,"

一表朕心,二壮军威。

"

秦良玉双手接过,只见上面四诗写道: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蜀锦征袍自翦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露宿风餐誓不辞,呕将心血代胭脂。

北来高唱勤王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凭将箕帚扫虏胡,一派欢声动地呼。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她读罢,眼眶顿时湿润,这诗不仅赞她功绩,更暗含对她身为女子却建立不世功勋的感慨。

后面三或勉励或期许,字字句句皆见皇帝用心。

"

臣臣"

向来言辞利落的秦良玉此刻竟哽咽难言。

崇祯温言道:"

爱卿不必如此,朕已下旨,为石柱营补充铠甲一千副,战马五百匹,另拨银两犒赏三军,待休整数日后,再开赴山西不迟。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