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左梦梅1(2 / 3)

加入书签

,“如今护卫折损殆尽,襄阳路途尚远,小女子……小女子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左梦梅一边说,一边悄悄观察着刘处直的反应,她早已从这支军队的打扮、气质以及隐约听到的大帅称呼中,猜出了这极可能就是父亲常年追剿的流寇之一部,大概率还是最强的那一波,毕竟大帅只有一个嘛。

巨大的好奇心和一种近乎叛逆的冒险欲瞬间控住了她,左梦梅是真想看看,这些被朝廷称为流寇的军队,究竟是什么样的?这个看起来颇为英武的贼,又是个怎样的人?

刘处直闻言有些面露难色,克营要去熊耳山会合李茂和史大成,方向与襄阳完全不一致,而且他也不可能分兵护送一个陌生女子去那么远的地方,兵少了不顶用说不定还会出事,多安排点兵更不行,越往中原腹地走越不安全,万一碰到官军就麻烦了。

见刘处直犹豫,左梦梅趁机开口,语气带着一丝怯生生的请求,眼神却一直看着他:“将军,您……您是要继续行军吗?不知能否……允小女子暂时随行?

只需到前方大一些的城镇,小女子便可设法联系家人,或雇佣新的护卫,绝不敢长久打扰将军。”

她这番说辞合情合理,将一个落难千金的无助与希望表现得恰到好处。

宋献策在一旁捻着胡须,目光在左梦梅身上转了一圈,若有所思,但并未出声,高栎则低声道:“大帅,带上个女子,怕是多有不便。”

刘处直看了看眼前这自称李梦梅的女子,她虽经劫难,髻微乱,但仪态依旧从容,那份临危欲拔剑的勇气更让他印象深刻。

他想了片刻,毕竟是自己救下的,若放任不管,在这兵荒马乱之地,只怕很快又会被其他匪徒盯上,熊耳山已不远,到了那里再想办法送她离开。

“也罢。”

刘处直终于点头,“李姑娘,我等正要前往卢氏方向,你可随军同行一段,到了安全之地再做打算。

只是军中条件简陋,要委屈姑娘了。”

左梦梅心中暗喜,连忙再次行礼:“多谢将军收留!

能得将军庇护已是万幸,岂敢言委屈?”

于是,队伍中多了一辆马车,左梦梅和她的丫鬟坐了进去,义军继续行军,朝着熊耳山方向前进。

一路上,左梦梅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她透过车窗,仔细地观察着这支军队。

与她想象中凶神恶煞、纪律涣散的流寇完全不同!

这支队伍行军颇有章法,斥候前出,骑兵侧翼警戒,大队井然有序。

士卒们面容虽带风霜,衣甲也不统一,但士气却很不错,行军时自有一股凝重的气势。

他们似乎对百姓并无骚扰,偶尔路过村庄,也只是派人去公平购买粮草,甚至看到有老弱倒在路旁,还会有人上前询问,分一点口粮。

这真的是流寇?左梦梅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她父亲左良玉的军队,军纪如何她早有耳闻,杀良冒功、抢掠百姓之事时有生,相比之下,这支流寇反而显得更像她心中认为的官军模样。

她对那个叫刘处直的贼帅更是充满了兴趣,他时常骑马巡视队伍,与军官们交谈时语气沉稳,下达命令简洁清晰。

休息时,他会和当兵的一样坐在田埂上喝水啃干粮,毫无架子,有一次,她看到一个伤兵因为疼痛呻吟,刘处直竟亲自走过去查看伤口,还让军医用好药。

这与她心目中那些穷凶极恶、只知道烧杀抢掠的流寇头子形象大相径庭。

她忍不住找机会与刘处直搭话,“刘将军,”

她依旧沿用这个称呼,“您的部下,似乎很敬畏您?”

刘处正看着远方的山峦,闻言回头,淡淡一笑:“都是苦出身,活不下去才聚在一起求条活路,我带他们打仗,自然也要尽量带他们活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