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视察教学情况(2 / 3)

加入书签

面前摆着沙盘或者粗糙的纸张。

教习韩承明正在黑板上(一块用锅底灰涂黑的木板)写字。

他写的不是“之乎者也”

,而是大大的“刀”

、“枪”

、“弓”

、“箭”

、“铳”

“这个字,念‘刀’!

就是我们手里拿的雁翎刀、腰刀!”

韩承明指着字,声音清晰,“这个字,念‘枪’!

红缨枪,长枪的枪!”

下面有学员小声嘀咕:“这玩意儿比耍刀难多了……”

韩承明耳朵很灵,笑道:“觉得难?那我问你们,是提着刀乱砍容易送命,还是看懂军令前方有埋伏,退容易送命?”

一句话把学员们问住了。

“识字,就是让你们多一双眼睛,多一条命!”

韩承明正色道,“今天,我们不光要会认,还要会写!

来,伸出手指,跟着我在沙盘上画……”

刘处直看到,连平时最坐不住的郝摇旗麾下的一个百总,也皱着眉头,笨拙地用手指在沙盘上划拉着,嘴里还念念有词:“刀……横、竖、横折钩……撇……点……”

看到刘处直进来,韩承明和学员们要起身行礼,刘处直摆手制止:“继续,继续,我就是来看看。”

他随手拿起一个学员的沙盘,看了看上面歪歪扭扭的字,鼓励道:“写得不错,比昨天有进步!

坚持下去,以后就能自己看战报、写家书了!”

那学员得到大帅夸奖,兴奋得脸都红了。

视察完教学,刘处直找到了宋献策和负责后勤的陆雄,以及几位主要教习,开了一个小会。

“情况我都看了,大体不错。

但现在有个问题,”

刘处直开门见山,“学员年纪差距大,从十二三到十六七,体力、理解力都不同,混在一起教,效果恐怕会打折扣。”

王长剑先附和:“大帅说的是!

练长枪,大的能坚持半个时辰,小的两炷香就胳膊抖了,一起练,不是大的嫌慢,就是小的跟不上。”

韩承明也点头:“识字也是如此,年幼些的,理解快,记得牢,年长些的,需要更多重复和引导。”

刘处直思考了片刻,说道:“那就分班!

按年龄和基础,大致分成少年班和成班。

少年班主要是十二到十四岁的,打基础为主,战技训练强度适当降低,增加文化课和基础队列、体能训练时间。”

“成班主要是十五岁以上以及现有军官,强化战阵配合和指挥技巧,文化课侧重军令文书读写。”

宋献策补充道:“还可设一高级班,从成班中选拔表现优异者,由大帅、李营官、刘营官、陆营官等亲自授课,讲授更大规模的战役指挥、后勤管理等。”

“好!

就按这个思路,宋先生你和几位教习尽快拿出分班细则。”

刘处直拍板,然后又看向陆雄,“老陆,学生的口粮供应如何?”

陆雄赶紧汇报:“按大帅吩咐,尽量保证每人每日三斤粮食,主要是粟米和杂豆,隔几天能见点荤腥,就是……就是这储存煤炭和木炭消耗太大,罗家山后山的树枝都被薅没了,也不好伐木。”

刘处直皱眉:“粮食是根基,不能短少,柴火问题……现在官军也得养精蓄力,咱们派人下山进城买一些木炭煤炭问题应该不大。

正午时分,开饭的梆子声响起,学员们拿着自己的碗筷,有序地排队打饭,伙食确实简单,一大勺杂粮饭,一勺不见油星的煮菜汤,偶尔有几片咸菜或一点鱼干。

刘处直也拿起一个碗,排在队伍末尾,轮到他的时候,伙夫一看是大帅,手一抖,想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