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神一元起义(2 / 3)

加入书签

语,远处传来阵阵哀嚎,是援辽明军伤兵营的方向,没有药材,那些伤员只能在痛苦中等死。"

收拾东西。"神一元突然道。

"什么?"

我说收拾东西今晚就走,神一元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这大明,不值得咱们兄弟卖命了。"

夜色如墨,锦州城墙下,十几条黑影顺着绳索悄然滑下。

神一元最后一个落地,回望这座困了他们三年的城池,心中百味杂陈,他曾真心想在这里建功立业,报效朝廷,但现实却给了他最残酷的答案。

哥,往哪走?神一魁问道。

回家,神一元紧了紧行囊,回陕北。

两个月后,陕北庆阳卫饶阳堡,神一元推开摇摇欲坠的家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霉味,离家三年,土坯房已经破败不堪,屋顶漏了几个大洞,地上积了厚厚的灰尘。

神一元沉默地走到灶台前,掀开锅盖——里面结满了蛛网。

离家前,母亲还在这里为他们烙饼,如今却已物是人非。

去年收到家书,说母亲因饥饿去世,父亲因病得不到治疗也跟着走了,他们当时想请假却被军官拒绝了,因此为父母送最后一程都没做到,只在遥远的锦州给父母上了三炷香。

神一元走到院中,望着远处光秃秃的山梁。庆阳比三年前更加荒凉,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偶尔遇见的也都是面黄肌瘦的灾民。

听村里幸存的老人说,这几年天灾不断,朝廷的税赋却越来越重,许多人要么饿死,要么逃荒去了。

"先安顿下来,"神一元最终说道,"然后...我们得找些老朋友谈谈。"

十日后,深夜,神家窑洞。油灯昏暗的光线下,五个人围坐在土炕上。除了神一元兄弟,还有孙继业、茹成名和杜应昌,都是当年一起光屁股长大的老兄弟,如今也都逃役回乡。

"...所以我和一魁就回来了,"神一元讲完辽东的经历,窑洞内一片寂静。

孙继业最先打破沉默:"一元哥,咱们的处境都一样,我在宁塞营,当兵三年,就发了五两银子,去年我娘病重,我请假回家探望,结果被记了逃兵,家都被抄了。"

"我在柳树涧更惨,"茹成名咬牙切齿,"千户和人耍钱输了把我们的口粮都卖了,兄弟们饿得连农具都拿不动了,我带头闹饷,差点被砍头,连夜逃出来的。"

神一魁一拳砸在炕桌上:"这朝廷,早该亡了!"

"一魁!"神一元喝止弟弟,但眼中同样燃烧着怒火,他环视众人,缓缓道:"各位兄弟,今天叫你们来,是有个想法..."

"反了吧!"杜应昌突然道,眼中闪着狂热的光,"一元哥,你带个头,咱们反了这驴日的大明!"

窑洞内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神一元身上,油灯的火苗在他眼中跳动,仿佛两团小小的火焰。

那咱们起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新安边营,神一元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那里囤了一些兵甲还有粮食。"

孙继业倒吸一口冷气:"你要打边堡?"

"不是打,是智取。"

神一元用手指蘸水,在桌面上画出简略的舆图,"你们也知道我和一魁就是从哪里签发的营兵,熟悉地形。

这些年那边卫军被签发了很多一直没有补员,而且那些当兵的同样饿得冒绿光,根本打不了仗了。"

"具体怎么做?"茹成名凑近问道,神一元的声音更低了,几颗脑袋紧紧凑在一起,密谋直至东方泛白。

四日后,新安边营外。天刚蒙蒙亮,一队衣衫褴褛的"难民"踉踉跄跄走向营门,为首的正是神一魁,他脸上抹了泥灰,看起来像个奄奄一息的灾民。

"站住!"哨塔上的卫军喝道,"这里是军堡,民户禁止进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