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杨鹤招抚神一魁(2 / 3)
。
神一魁咬牙下令撤退,这一仗又折了数百人。
黄昏时分,张应昌发动第三次进攻,义军已精疲力竭,阵型大乱。
神一魁率亲兵死战断后,身上添了两道伤口,最终八千老本兵折损三成,剩余的向安化城下溃退。
\"追!别让流寇跑了!\"张应昌的吼声在身后响起。
官军骑兵如狼似虎地追杀而来,突然安化城门突然洞开,里面的守备率五百守军杀出,前后夹击,义军彻底崩溃,四散奔逃。
神一魁在亲兵护卫下勉强突围,身边只剩两百多骑。
他回头望去,夕阳下的战场上尸横遍野,自己的大旗已被官军踩在脚下。
几日后,义军残兵陆续聚集在二十里外的一处山谷。
清点人数,五万大军只剩三万出头,老本兵溃散战死了一大半。
神一魁坐在篝火旁,默默包扎伤口,心如刀绞。
\"大帅,接下来怎么办?\"刘金低声问道。
神一魁还未回答,茹成名已拍案而起:\"当然是重整旗鼓再战!神大哥死在官军手里,此仇不共戴天!\"
\"可粮草已尽,士气低落,如何再战?\"刘金反驳。
\"难道要像王左挂、张存孟那样投降官军?\"茹成名冷笑,\"别忘了神大帅是怎么死的!\"
神一魁猛地抬头。兄长神一元的身影浮现在眼前——年初神一元在保安战败尸体被悬首城门。
想到这里,他胸口如压巨石,呼吸艰难。
\"都别吵了。\"他沙哑道,\"让兄弟们好好休息一晚,明日再议。\"
夜深人静时,神一魁独自走出营帐。寒风刺骨,他却浑然不觉。
\"大帅,有紧急军情。\"刘金匆匆走来,\"陕西三边总督杨鹤亲赴宁州,派人送来书信。\"
神一魁展开信笺,借着火光细读。杨鹤在信中表示愿意招安,承诺既往不咎,还邀他前往宁州商议。
\"你怎么看?\"神一魁问。
刘金沉吟道:\"杨鹤与洪承畴不同,素来主张招抚,如今我军新败,不如受抚了吧,想办法伺机再起。
\"放屁!\"茹成名和杜应昌孙继业等人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官府的话能信?
神一魁陷入沉思,他想起那些战死的士卒,自己真不是一个合格的领袖不能带他们活下去。
\"先派人与杨鹤接触。\"他终于开口,\"刘金,你带着我女婿亲自去一趟。\"
三日后,刘金带回消息:杨鹤不仅热情接待,还将神一魁的女婿留在身边同吃同住,以示诚意。更令人意外的是,杨鹤承诺只要义军解散归农,官府将发放耕牛种子。
义军内部却炸开了锅。茹成名坚决反对:\"大帅,这是陷阱!官府就是想让我们放下武器然后肆意宰割。
争论持续了两天。第五天清晨,神一魁做出决定:派刘金和刘鸿儒正式向杨鹤请降。
\"大帅!\"茹成名跪地痛哭,\"神大哥在天之灵不会瞑目啊!\"
神一魁扶起他,眼中含泪:\"成名,你看看营中的兄弟们,他们都有父母妻儿,继续打下去,我真没有能力带他们打赢官军啊。
茹成名无言以对。
第九日,神一魁派孙继业、茹成名等六十余人护送被俘的合水知县蒋应昌返回,并交还合水县官印,这是向官府表明诚意的关键一步,招安仪式在宁州举行。
清晨,宁州知州周日强在城楼上摆设了象征皇权的御座。
神一魁率众将领在城下跪拜,高呼\"万岁\"。前排竖起一面大旗,上书\"太平圣寿无疆\"六个大字。
神一魁抬头望着那明黄色的御座,心中五味杂陈,大伙是被朝廷逼反的,兄长也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