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渑池飞渡(2)(2 / 3)
卢九德闻言,点头附和:“杨公公所言极是。打仗总归有风险,若能招抚,便是大功一件。”
“这些财物,充作军资犒赏将士之余咱们也能发一笔,王协镇,你便去与那贼使接触,许他们投降,让他们就地等待朝廷安置旨意。传令各部,暂缓进攻,以免惊扰了降众。”
王朴心中大定,两位监军主意已定,又贪图招降的大功和眼前的财物,就算事发自己也不会有啥大事了,于是躬身领命:“是,下官遵命。”
消息很快传到其他官军将领耳中。邓玘、左良玉、李卑、汤九州这几员悍将正聚在邓玘的军帐内商议下一步进攻方略,闻听此消息,顿时炸开了锅。
“嘭!”性如烈火的邓玘一拳砸在案上,“王朴、倪宠这两个无能之辈!仗着阉狗的势,竟行此荒唐之事!流寇已是瓮中之鳖,再围上几日,必全军覆没!此时招降?岂不是纵虎归山!”
左良玉面色阴沉,冷声道:“高迎祥乃巨贼元凶,素来痛恨朝廷,其部皆百战余孽,岂肯真心投降?此必是缓兵之计,或有更大图谋!秦晋名贼,大半聚集于此,正是一举殄灭,永绝后患的天赐良机!如今竟要招抚?荒谬!”
汤九州也愤然接口:“即便真要受降,也需先令其解除武装,分批控制,岂能如现在这般,允其保有实力,原地驻扎?这叫什么投降?我看那杨进朝、卢九德是被猪油蒙了心,只看得见眼前的功劳和金银!”
较为沉稳的李卑叹了口气:“诸位愤怒,我亦同感。然监军之意已决,杨、卢二人代表陛下督军,他们坚持招抚,我等纵有万般不愿,又能如何?强行进兵,恐被反咬一口,告我们一个破坏招安、贪功启衅之罪。”
帐内一阵沉默,唯有炉火噼啪作响,映照着这些人铁青而不甘的脸庞。他们能击溃战场上的流寇,却奈何不了这些监军太监。
时间一天天过去,官军的攻势完全停止。杨进朝、卢九德沉浸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美梦中,严禁各部对义军发动任何军事行动,只等朝廷的招抚旨意。
义军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人心知此计奏效,暗中加紧准备。
他们派出大量义军,怀揣金银,悄然与官军底层的兵士、下级军官,甚至周围的百姓接触。
“兄弟,天寒地冻的,卖件旧棉袄吧?价钱好商量!”“军爷,这双靴子看着真不错,俺出三倍价钱!”“老乡,家里有多余的门板、柴草吗?我们高价买!”
官军底层军士军饷微薄,并且时常拖欠,面对远高市价的银钱,很难不动心。
加上上官严令不得攻击,他们心理上也放松了警惕,于是,棉衣、靴子、粮秣、甚至于武器、铠甲,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地流入义军营中。
义军的御寒能力、体力得到恢复,更秘密收集着渡河所需的材料。
黄河两岸,一边是自以为得计的松懈,一边是紧锣密鼓的求生准备,空气中弥漫着诡异而紧张的气氛。
冬月二十四日,气温骤降,北风怒号。一夜之间,渑池地段的黄河终于彻底封冻,冰层虽不算特别厚,但已能承重,几匹战马上去跑动也无任何问题。
各营掌盘们等待的就是这一刻,高迎祥一声令下,全军悄然动员,预先准备好的门板被迅速铺在冰面上,撒上泥土、柴草以防滑和加固,过程迅速而有序,显示出极高的组织性,转战经年义军的组织能力也在稳步提高。
数以万计的义军士卒、家属,牵着骡马,推着车辆,踏上这条冻硬了的河面,沉默而快速地向黄河南岸转移。风声掩盖了大部分的嘈杂。
对岸,早已脱离包围圈的刘处直也准备好了接应他们,从熊耳山离开后他就到了这里,留着袁大权不打也正是为了等这一刻。
此刻刘处直正立于南岸一处高地上,拿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