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开始论功行赏!(2 / 2)

加入书签

象征意义上紧密绑定,极大地巩固了萧何及其政治派系对高要的忠诚。这等于向天下宣告,萧何是其最信任、最倚重的臂膀,任何对萧何地位的挑战,都可能被视为对王权本身的不敬。

紧接着,高要抛出了第二个,也是更具争议的任命:“张良,功劳甚大,加封内阁次辅,大学士,二品护国公,赏赐咸阳住宅一处,奴仆三百,两万金,另兼任军机处参谋总长!”

此言一出,殿中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无数道目光,或惊诧,或疑惑,或嫉妒,齐刷刷地投向了出列谢恩的张良。按照传统的“论功行赏”序列,紧随萧何之后的,理应是战功彪炳的曹参,或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韩信。张良虽智计百出,但更多是战略层面的贡献,且在政权中的资历与根基,似乎并不如前二者深厚。

张良本人也感受到了这“如芒在背”的压力,他恭敬地领旨,心中却飞速盘算着高要的深意:“王上此举,是将我置于炉火之上啊。是真心倚重,还是以此敲打,平衡各方势力?”

高要的这项任命,绝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对未来的长远布局,当然了,曹参也会是次辅,只是放在后面宣布而已,

高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制衡朝局,引入活水:优先将曹参或韩信置于次辅,容易形成以军功集团为主导的内阁,可能导致文武失衡。

擢升张良,这位更多以谋士身份出现、与各方势力瓜葛较少的局外人,可以有效制衡萧何可能过于庞大的行政权力,防止内阁铁板一块。张良的超然地位和智慧,使他能够成为各方利益的协调者。

发挥所长,构建智库:让张良兼任新设立的“军机处参谋总长”,是真正的知人善任。高要宣布建立军机处,意在将军事决策专业化、制度化。他明确表示要“彻底放弃参与了”,这标志着其统治风格从“事必躬亲”向“总揽大纲”的转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