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武涉的反对,问题很多!(2 / 2)

加入书签

庭等早期掌控的郡县,因文教相对发达、对王权认同度高,参与人数必然众多;反观新得的十一郡,人心未附,教化未兴,参与人数势必大大减少。”

“长此以往,通过科考入仕者,将大半来自南海等旧郡。若这些人遍布朝堂与地方要职,势必会引发新附之地的不满,认为王上不公,心存偏袒。流言一起,人心浮动,于王上统御整个天下的大业极为不利。加之……如今王上麾下,出身于南海等郡的官员已几乎占据主导,若科举再进一步强化此势,臣恐会导致朝堂之上‘利己排他’之风渐起,形成地域性的政治抱团。此风一开,对于王上的统治绝非幸事,必须防微杜渐!”

武涉的这番话,尤其是最后关于“抱团”和“党争”的隐忧,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深潭,让在场所有人的面色都是微微一变,连高要的眼神也瞬间变得锐利而深沉。他们何尝不知,历朝历代,党争皆是侵蚀国本、动摇君权的毒瘤。大秦之王翦若急流勇退,汉初吕氏之外戚专权,汉末之党锢之祸,乃至唐宋明各代,派系倾轧皆是王朝顽疾。武涉敢于在朝堂之上直接点破这个所有君主都最为忌惮的问题,确实需要莫大的勇气。

武涉观察着高要的反应,见其虽面色凝重却未阻止,便知王上听进去了几分,于是继续陈述:

“其二,在于时机尚未成熟。如今,南海三郡等地,学堂已立,政令畅通,具备了推行科考的基础。但对于新得的郡县而言,政令的下达与真正扎根尚需时日,绝非一蹴而就。若晚上一两年,待这些地方也如南海三郡般根基稳固,再行科考,方为稳妥。王上此举本意是让有识之士效力国家,但连年战乱,民生凋敝,百姓尚在为一日三餐忧虑,仓廪不实,又如何能奢谈礼乐教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