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公子扶苏(1 / 2)
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评价是:
“扶苏为人仁。”
“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
。
刚毅与宽仁,是扶苏身上两个最大的标签。
这样的性格,要是处于太平盛世,将是位明君。
但处于风雨飘摇的大秦,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这些日子,嬴政域外未归。
整个大秦的运转就落到了扶苏的肩上。
这也算是让扶苏变相摄政监国。
如此权柄,让嬴政的其他子嗣羡慕不已。
扶苏起初也是雄心壮志,想要将这偌大的大秦帝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可理想如空中楼阁,现实却是一路荆棘。
外有匈奴与六国虎视眈眈,内有各路反军的蠢蠢欲动。
还有那些隐藏在暗中的势力窥视。
要将维持整个帝国的运转,保九州平安,太难了。
哪怕平时已经在嬴政的授意下处理部分政事。
但没有嬴政为他兜底,扶苏就像失去了主心骨。
北方匈奴来犯,该运用什么对策。
帝国内反军的试探,该怎么镇压。
六国在边境的动作又该如何处理。
最重要的是,大秦民生。
哪里出现天灾,哪里生饥荒,哪里被恶兽袭击。
全都需要扶苏尽快做出决断。
李斯、蒙恬、王翦等文臣武将像是被下了封口令。
只等扶苏下旨做事,扶苏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办。
半点建议都没有给扶苏。
偏偏扶苏又敬重这些长辈,不敢责备他们。
他知道,这是嬴政和群臣给自己的考验。
所以,选择将所有压力扛在自己身上。
因此,扶苏常常手忙脚乱,整宿整宿的睡不着。
当然,扶苏也不是全无帮手。
他麾下也有众多门客,出谋献策,听其调遣。
奈何这些门客,出自不同的流派。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等。
他们各有观点,有着不同的处事方式。
尽管扶苏明白诸子百家各有妙用,却无法将他们运用得当。
又因为宽仁的性子,扶苏始终主张仁政。
在一些事情上显得优柔寡断,常有妇人之仁。
因此引了更多不必要的混乱。
扶苏对此十分沮丧。
他深刻地体会到嬴政所肩负的责任有多重大,简直是重如泰山。
也明白自己的诸多问题,却始终无法改变。
所以,许谪仙成了他心中的寄托。
之前常听蒙恬、王翦、李斯讲许谪仙的事。
许谪仙从一介凡人到至尊天骄。
从唯唯诺诺到杀伐果断,处事张弛有度。
用短短一年时间一统九州,镇压番邦诸国。
这简直是人皇般的存在!
也许这其中有历史底蕴的帮助,也有气运所钟。
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转变和努力。
否则,就算有泼天的权势降临,也接不住。
扶苏现在就是这样的感觉。
力不从心,手足无措。
他将自己代入许谪仙。
觉得许谪仙的许多经历与自己相似。
同样有帝王培养,同样有文臣武将辅佐。
但自己却无法做到许谪仙那样。
加上嬴政常说,扶苏要能有许谪仙十分之一的本事。
那扶苏将是个合格的大秦继任者。
所以,扶苏早在潜意识中将许谪仙奉为老师。
迫切的想跟随许谪仙学习。
这段时间,他唯一能做好的事,就是准备许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