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新加坡2(1 / 2)
1943年12月的马来半岛,季风裹挟着硝烟味掠过橡胶林,枯黄的树叶在风中打着旋儿,落在布满弹痕的公路上。
自华联国防军从泰国边境起反攻以来,仅仅两个月时间,日军在马来半岛的防线便如潮水般退去。
吉隆坡的神社早已插上华联的射让旗,槟城的港口里停满了缴获的日军运输船,就连号称“马来屏障”
的柔佛海峡防线,也在华联装甲部队的冲击下土崩瓦解。
此刻,整个马来半岛只剩新加坡这座孤堡,还在日军手中苟延残喘。
华盛顿的白宫里,壁炉的火焰噼啪作响,罗斯福总统手指敲击着桌面上的战报,眉头紧锁。
“联合舰队主力在锡米兰群岛海域被华国人打残,日本人最为倚重的海上钢铁堡垒基本已经彻底失去作用,通往日本本土的最强大的障碍已经被华联清除了!”
他抬头看向参谋长马歇尔,“华联在东南亚的推进度,比我们预估的快了整整三个月。”
马歇尔将军推了推眼镜,将一张标注着红色箭头的地图铺在桌上:
“缅甸那边,华联已经接管了英属缅甸的行政权,昂山将军的部队现在只敢在印度东部山区活动。”
“印度支那半岛更不用说,法国人想回去接收殖民地,华联直接在西贡设立了‘东南亚临时行政公署’,根本不搭理戴高乐的抗议。”
罗斯福沉默着拿起雪茄,火柴划亮的瞬间,他的眼神变得锐利,可是不停颤抖的双手显示出他的身体已经快到了承受的极限。
“如果我们现在不行动,等华联拿下新加坡,整个东南亚的格局就定了。”
“帕劳群岛和马鲁古群岛必须拿下,这不仅是为了切断日本的南洋补给线,更是为了在西太平洋站稳脚跟——总不能让华联把所有好处都占了。”
12月15日,美军太平洋舰队接到命令,由哈尔西将军率领第三舰队,向帕劳群岛起进攻。
没有了联合舰队的支援,日军在帕劳的防御如同纸糊一般,美军仅用十天时间便攻克了佩莱利乌岛,到44年新年前夜,整个帕劳群岛已全部被美军占领,马鲁古群岛的登陆作战也随即展开。
与此同时,新加坡以北2o公里的柔佛平原上,华联第一集团军的帐篷连绵数里,士兵们正在检查武器装备。
军长夏红民站在高地上,用望远镜眺望远处的新加坡岛——那座曾经的英国远东要塞,此刻被日军改造成了“绝对防御线”
,海岸线布满了混凝土碉堡,港口里还停泊着几艘日军残存的驱逐舰。
“将军,南洋舰队已经到了指定海域。”
参谋官递过来一份电报,“两艘航母‘济远’号和‘来远’号,带着两艘重巡洋舰、八艘驱逐舰,沿着印支半岛海岸线绕过来的,没被日军雷达现。”
夏红民嘴角扬起一抹笑意,这支南洋舰队组建才三个多月,船员大多是从陆军抽调的老兵,飞行员更是刚从国内航校毕业的年轻人,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参加实战。
“联络海军舰队,明天凌晨开始空袭,重点打日军的防空阵地和海岸炮,他们先不用参加战斗,等空军先出动大型轰炸机摧毁日军防空力量后,海军航空兵再出动!”
“告诉陈长官!
不用着急,咱们老陆会全力配合他们,练兵的机会多的是!
宋长官早就打过招呼了!”
他放下望远镜,指了指地图上新加坡东北部的开阔地带,“日军在这里连雷区都没设,看来他们是真的没力气了——两个师团的兵力,要守这么大一座岛,顾头不顾尾。”
12月24日,平安夜的黎明还未到来,新加坡的天空便被引擎声撕裂。
2oo多架轰炸机从北方的各个机场起飞,如同黑云般压向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