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章 飞鸿踏雪泥七十三(2 / 3)

加入书签

朝廷派出的御史,用御剑敲的鼓。”

班头没来得及站稳,沉声说道:“禀大人,是老君山的道士在击鼓。”

“道士?”

朱康旋即呆住。

当了二十年县令,尚未遇到过道人鸣鼓叫屈,况且是仙山来客,怪不得班头惊慌。

朱康把绿眉送入笼中,问道:“所为何事?”

班头矮身答道:“派人问了,那两名道人闭口不言,只是一味击鼓,瞧那架势,非把鼓捣烂了不可,大人,来者不善,要不您先躲躲?”

朱康竖起耳朵,终于听到县衙大门传来的动静,悠悠起身,正色道:“我乃朝廷命官,萧大人亲笔入册的七品,即便是仙山真人,也要遵循王法。

躲什么躲,更衣,待本官去会会他们。”

打有补丁的官袍套住锦衣,檀木鸟笼和玉勺一并送入屋中。

朱康不贪,但架不住有人硬送,这么多年下来,积攒出诺大一份家业,只是他为人小心谨慎,从不在外张扬。

来到公堂,下面已站好了三班人马,一名少年笑吟吟居中而立,两名道人抱着一名浑身剧颤不止的老翁,场面有些滑稽。

朱康扫了眼众人,坐入太爷椅,声音冗长问道:“何人击鼓鸣冤?”

老农拼命挣脱,哭哭啼啼辩解道:“青天大老爷,是他们击的鼓,不关我事啊!”

朱康瞄向李桃歌和两名道士,问道:“你们是何人?”

老农迫切说道:“他们是冒充老君山道长的贼人,想要谋财不成,于是便想害命,草民略施小计,把他们骗到县衙,请大老爷把贼人押入大牢!”

“贼人?”

朱康笑了笑,捏起灰白胡须,不慌不忙道:“头次见到贼人击鼓鸣冤,倒是一桩趣闻,放心,无论再厉害的江洋大盗,进了县衙,就再也别想出去。”

随后惊堂木一拍,厉声道:“跪下!”

二十年积攒的官威,确实不俗,换成别的贼人,或许会吓得屁滚尿流,可堂下的少年充耳不闻,负起手来,缓缓踱步,“敢问县令大人,郑老汉自家的田,为何不许耕种,反而丈量完后,要将八成送给钱家?”

朱康眼再花,也能看出少年贵气缠身,心中不由一惊,斟酌好说辞,正色道:“丈量田亩,乃是朝廷国策,为的是清隐田,增税银。

至于郑老汉的田为何自己不能种,又为何要送给钱家,本官尚不知情,或许是六房小吏所为。”

怕对方是谁家公子,于是态度客气了许多,七品县令虽是一方父母,可惹不起的神仙太多了,随便在都护府里拎出一名蓝衣,就够他吃不了兜着走。

万林县的大事小情,绕不开县令,钱家是本县数一数二的大财主,侵吞别人良田,走的正是他的门路,百两崭新银子埋进了地窖,收了钱,自该为人家办事。

李桃歌微微一笑,昂道:“收受贿赂,拉拢豪绅,事后,一问三不知,拉出下面小吏来背锅,县令大人,这就是你的为官之道?”

朱康抄起惊堂木,怒道:“污蔑朝廷命官,来人,先打二十大板长长记性!”

一道黑影眨眼间来到桌案。

正巧抵住惊堂木下落。

田黄印玺。

朱康大惊失色,哆哆嗦嗦反转过来,见到青州侯印四个字,双腿一软,终于知道来人身份,颤声道:“下官拜见侯爷!”

李桃歌大摇大摆走来,经过弯腰作揖的朱县令身边,拍了拍他佝偻后背,大剌剌坐进太爷椅,轻声道:“你贪了多少银子,与谁勾结,本侯没兴趣打听,我只想问一声,如此丈量田亩,是你自己主意,还是刺史大人授意,或者是……莫都护放任不管?”

朱康急的满头大汗,提心吊胆道:“是……是……是……”

三个字说完,两眼一白,昏了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