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辛酸历程第十四章 历劫第八世-下乡准备1(3 / 4)

加入书签

>张少红见班里好多同学都对这些很关心,也就把她从街道办那里打听到的消息都说了,毕竟这些同窗三年的同学以后各奔东西,再见面的机会也就很少了。

h市位于祖国东南部,按下乡的原则,不能在本地下乡,至少要出省,全国各地都有可能,下乡的地点不能自己选,只能根据全国各地的人才需要随机排。

所谓的人才需求,其实就是根据已经下乡的知青去的地方,把个地方使劲送人过去。

这些知青压根没有干农活的经验,对于老乡们来说,在这些知青能独立劳作之前,那都是负担,所以要合理分配。

h市下一批知青下乡是在两个月后,也就是这一届高中生和初中生毕业考之后,因为高中毕业考比初中毕业考早了十天,所以高中毕业生比初中毕业生多出来十天的准备时间。

这个准备时间,是指毕业之后找工作的缓冲时间,如果到了时间还没有正当理由的,那就会被强制下乡。

不管下不下乡,要做的准备工作都不少,越是时间临近,准备得也就越仓促。

冯慧霞提前两个月就开始在换票,已经算迟的了,她的换票非常的不顺利,到现在也没攒够一件棉衣的棉花量。

冯慧霞并没打听出来这次的下乡地点在哪里,街道办那边说要在下乡截止日期前十天才会通知。

所以冯慧霞打算的是,棉花先买到手,如果是去北方,那就先做棉衣,他们再努努力想办法多弄些棉花给女儿做棉被,如果是南方,那就轻松许多。

严小雨还从张少红这里得知,知青下乡的火车票是知青办负责买的,知青不用承担车票费用,这也算是对知识青年的支持福利了。

但是根据下乡地点的不同,知青们都要服从当地知青办的分配和落脚地的安排。

比如,有的知青的落脚地,人家村里盖了知青点的房子,知青们有专门的住处,这就算条件比较好的,有的大队比较富裕,房子给知青们免费住,有的则是要收取一定的房租费用。

但有的知青落脚地条件比较差,没有专门给知青住的房子,只能根据大队里的安排,无论是住队员家里,还是租住队里闲置的空房子,都只能照做。

试想,连知青点都盖不起的大队,闲置的空房子能是什么样的?搞不好四面墙都不齐。

反正无论大队是什么情况,知青被安排去了,就只能尽量适应,用街道办工作人员的话来说,就是:无论去了哪里,知识青年都要牢记,之所以下乡,就是要抱着报效祖国的信念,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改善农村现状,带着农民奔向美好的未来,只要勤劳肯干,在哪都能发光发热,这才是知青下乡的意义!

严小雨看着情绪被带动起来的同学们,只能说,这项政策的初衷是好的,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能做到了。

回到家的严小雨有些惆怅,这一番打听,还不如不打听,算了,至少还是了解了一些常识不是?

今天的饭桌上,冯慧霞再次提出让严小雨给严小溪补课,严小溪却一反常态的没有撂下筷子就呛声,而是悄悄的瞥了严小雨一眼,又若无其事的继续扒饭。

大概是父母已经跟严小溪说了下乡这事,这小子也怂了。

严小雨轻笑:“妈,小弟不想读就不读吧,牛不喝水也不能强摁头。”

吴秋莲也在一边轻飘飘的说:“可不是?早不补课,这屎涨了才挖茅坑也赶不上了!”

全家人放下筷子怒视这个口不择言的大儿媳,连严大海都不满的看了她一眼。

吴秋莲却不以为然,继续说:“我爸说你们让他帮忙留意的临时工有眉目了,不过人家可不要童工,必须年满十六岁,让我跟你们说一声,这事你们得自己想办法解决,不然小弟可去不了。”

此话一出,整张饭桌都为之一静,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