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o章 喜忧参半(1 / 2)
待散朝之后,德喜步履匆匆地走到太子周明身旁,躬身行礼后轻声说道:“太子殿下,陛下有请您前往御书房一叙。”
周明听闻此言,心头不禁一紧,暗自思忖起来:父皇此时召见自己所为何事呢?然而苦思良久,直至行至御书房门外,他依然未能理出个头绪来。
获得周仁帝的许可后,周明小心翼翼地踏入御书房内。
只见周仁帝正端坐在书桌前,聚精会神地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仿佛全然没有察觉到周明的到来一般。
周明不敢贸然出声打扰,只得静静地站立在一旁等候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约半个时辰过后,周仁帝终于抬起头来,目光如炬地扫了一眼周明,然后缓缓开口问道:“你可知朕此番召你来此究竟所谓何事?”
面对周仁帝突如其来的问,太子周明顿时感觉大脑一片空白,他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却始终无法想出个所以然来。
无奈之下,只好诚惶诚恐地回答道:“儿臣愚钝,请父皇明示。”
周仁帝面色凝重地沉声道:“今日于朝堂之上,众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局面一度混乱不堪。
而在此关键时刻,却是你挺身而出,成功地化解了这场激烈的争论。
对此,你自认为所行之举究竟是否正确呢?”
太子周明闻得此言,心头不禁猛地一震,仿佛有一块巨石骤然坠入心间,“咯噔”
一声响。
他深知,周仁帝此番言语绝非寻常询问,恐怕是对自己的行为有所不满。
于是,他赶忙躬身施礼,恭谨地答道:“父皇,儿臣以为那些争论若是迟迟无法得出明确结论,一味僵持下去实无太多意义可言啊!”
周仁帝微微眯起双眸,目光如炬般直视着周明,缓声说道:“你乃是未来即将继承大统之人,身为人君,在众大臣心目中理应早早树立起无上的威望。
然而,你万不可凡事皆对这些臣子言听计从,否则久而久之,他们必会渐渐胆大妄为,甚至妄图凌驾于你之上。
此等浅显之理,难道至今你仍未能领悟么?”
太子周明原本紧绷的心弦在听到这番话后瞬间松弛下来,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涌上心头。
只因他已然领会到周仁帝话语中的深意——这皇位日后必属他无疑!
想到此处,周明脸上浮现出一抹欣喜之色,但又迅收敛起来,再次向周仁帝行礼道:“父皇,您的训斥犹如醍醐灌顶,令儿臣恍然大悟。
儿臣日后定当谨记在心,绝不再犯同样错误。”
周仁帝微微颔,目光如炬地看着太子周明,缓声道:“朕深知你欲与那些官员处好关系,但切记,他们不过是咱家的奴才罢了,理应听从于你。
在他们跟前,务必维持住你身为储君所应具备的威严!
切不可让他们小瞧了你去。”
太子周明恭恭敬敬地垂回应道:“父皇教诲得极是,儿臣自当铭记在心。
今日之事,儿臣实觉若再继续争执下去,恐难有定论,反倒徒然耗费众人时光。
故而心想,倒不如待到有了确切情形之后,再来商讨对策更为妥当些。”
周仁帝眉头微皱,声音略微提高了些许:“此事乃是这帮臣子率先挑起事端,咱们自然需好好商议一番日后该如何应对这般局面。
尤其是那大学士孔育德所提之建言,已然触碰到了他们自身的利益,此等关节,你莫非不知晓么?”
周明心中跟明镜似的,对此自是一清二楚。
正因如此,他方才亲自出马化解了这场纷争,此举一则解了魏无忌等人的围,二则也是有意拉拢他们。
然而此刻,面对周仁帝的质问,他却只得佯装糊涂,毕竟他已然敏锐地察觉到周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