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海边下饭神器——鱼露(1 / 2)
其他人一筐一筐的把杂货倒进海里,赵父看他们这边忙完,着急想知道收获了多少,喊赵东上去。
“怎么样?”
“挺好的,不是金包银的样子货,里面差不多三分之二也都是石斑鱼,这一网收获颇丰。”
赵东真是谦虚了,这何止是颇丰啊,不过,他没啥文化也想不出别的词了。
“好好好……。”
听到了想听的答案,赵父笑着不跌声的说好,庆幸老三要买这大船的时候没有横扒拉竖挡着的不让买,看看现在出来拖了两网就有这么多收获。
发大财了……。
即使鱼群散去,后面没有这么多收获也不怕。
心里一点都不慌。
赵东下去大家正拿着簸箕、铁铲、筐清理甲板上的杂货,海底垃圾、水藻、泥沙加到一起都有一两千斤,也是一个累人的活计。
算下来今天两网倒进海里好几千斤的货了,赵东腹黑的想这要是开直播,让后世的那些人看到。
不得在直播间哭着喊爸爸,问这是哪片海域啊……。
应该还会有人说他从小是被人贩子拐走的,这里是他家,让好心人告诉定位……。
圣母一点的都要在直播间开喷,骂他浪费食物、暴殄天物,丢垃圾到海洋里等等,估计能火的上热搜。
想想他自己就笑了起来。
其他人也边把鱼虾蟹倒进海里边舍不得,都是正经过日子的人,日子也是就这两年才好了,节俭的性子没改一点。
好在他们船上有抽水泵,可以直接抽海水上来清洗甲板,不用人工一桶一桶的打捞冲洗,算是能省点力气。
冲洗完甲板,大家叼着烟说话,拿着挑拣出来的小虾当零食。
也不用煮熟,直接就吃。
“其实这些小鱼、小虾可以杀了在船上晒鱼干的,用铁丝串起来挂在船上,还不占地方……。”
要不是现在天黑了,赵大哥这些货就想晒鱼干。
赵二哥也说道:“还可以做成鱼露,这东西咸鲜咸鲜的,在船上吃饭炒,蒸、腌,凉拌、烧烤……都可以放一点。”
鱼露,沿海居民还有叫鱼酱油、胰油,胶东那边叫鱼汤……。
是用小鱼、小虾为原料,经过腌渍、发酵、熬炼后得到的味道鲜美、呈琥珀色的汁液,喜欢的人爱不释口,不喜欢的闻味道都接受不了。
生产周期比较长,一般为数月或者一年,为了获得更好的风味,有的甚至能达到二三年左右。
原产自福建和广东、潮汕等地,后期由华侨传到越南以及东亚其他国家。
是常见的调味品。
鱼露——更是海边人民的下饭神器!
“对对,挖点芋头带船上吃还能蘸点,或者上岸了买点馒头夹着吃,也好吃。”
一看胖子就馋了,赵东都能听到他吞咽口水的声音,吃货的一身肥肉,不是白来的。
他抽了抽嘴角,“打住,打住,你们以为上船过日子来了,还要在船上做鱼露,不然你们学学疍家人,以船为家吧!”
“也行,到时我和燕子搬到大船上住,孩子身上也绑上两个大葫芦,掉水里都不怕……。”
阿健好奇心强的啥都想试试,遭其他人一顿白眼,觉得他好像缺心眼。
不过天黑,头灯也关了阿健没看到。
月亮映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大家说说笑笑的了无睡意。
赵东见状说道:“前半夜在拖一网看看收获,今天大家都挺累的,后半夜看看找个合适的地方,停船抛锚咱们都去睡几个小时,明天早上靠岸卖货。”
钱是赚不完的,估计前半夜让谁休息都睡不着,索性大家都在后半夜最困得时候去休息好了。
反正有这么多鱼获托底,不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