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围困(1 / 2)
从古至今,战场永远都是残酷的。
腥风血雨,残肢断臂,身异处死亡最惨烈的方式都在战场上淋漓尽致的展现。
为何会有争斗?世界就是如此,动物尚且为了一块肉争得你死我活,人与动物又有何不同。
那些杀红了眼的士兵,有的是为了活着回家享受天伦,有的是为了取对方级换取军功,得到更高的位置,更多的金银与奴隶。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人就是喜欢不断的去争夺,或是为了名或是为了利,亦或是为了女人与填饱肚子。
在战场上,只有一门心思杀敌,才能让自己使出全力一击毙命,得以保全自己。
可即便你奋勇杀敌,刚刚手起刀落砍掉对方的脑袋,下一刻大刀就轮向自己。
还未做出反应,头与身子就这样分离两端,只留那圆球一般的脑袋滚到一边,还没来得及看自己被分离的身子,下一刻脑袋就被踢向了别处,只留那血红的大眼睛瞪着战场上的每一个人……
分离的头颅,砍断的胳膊,鲜血将这一处青青草原染成了鲜红的颜色,那冲天的血腥气味呛的人睁不开眼。
纵使李广信誓旦旦告诉将士们,只要冲出去,他们这场仗就是胜利。
可四千人如何与一万戎狄人对抗?又如何与站在不远处,不曾加入争斗的剩下三万戎狄大军对抗?
李广满目猩红,自己的兵死的如此惨烈,他紧握缰绳,此刻他不禁怨恨起迟迟未到的张坚。
倘若不是张坚行军度如此缓慢,他何至于孤军奋战,手下士兵死了无数。
可再多的埋怨也改变不了此刻已经成为事实的局面,李广此刻只想带着剩下的士兵冲出包围圈。
李广在右不断射击箭矢,李乾则是在左快精准射击。
不得不说,父子俩默契的一左一右,简直就是箭无虚,一时间须弥的前锋士兵皆被一箭贯穿脑袋。
吓得须弥手下的戎狄兵连连后退,远处的须弥不禁感叹“这李广父子的箭术果然一绝,配得上射雕者的名号。”
须弥此刻也隐隐有了一丝爱才的心思,倘若这父子俩能为他的部落效忠,那他的部落何愁不能更加壮大。
戎狄各部落之间的关系复杂,内部虽有伊稚斜单于掌控,但部落间的矛盾、权力博弈及外部压力始终存在。
戎狄并非单一民族,而是由多个游牧部族如东胡的残部、月氏遗民、丁零、楼烦等组成的部落联盟。
伊稚斜单于通过武力征服击败东胡、驱逐月氏、吞并楼烦。
实现表面统一,但各部仍保留一定自治权,仅以“共尊单于”
的形式结盟。
单于将领土划分为三大部分——左贤王(东方)、右贤王(西方)、单于庭(中部),各辖若干部落。
这种结构很容易导致地方势力坐大,如右贤王控制廊西走廊后,常独立行动对抗大夏朝。
戎狄贵族强迫被征服的部落,缴纳牲畜、皮毛,并征调青壮年为兵。
各部落为争夺水草丰美的牧场,例如廊西,时常爆冲突。
对外扩张时,各部在单于号令下联合行动,但部落兵力调配效率低下,常因失去联系而贻误战机。
在单于盛年且能带领各部落获得丰厚的利润时,各个部落表面就是和谐的,甚至能共同抵抗大夏的军队。
可倘若单于身体渐渐衰弱苍老,各部落就会分崩离析,争夺单于的位置。
戎狄人就像狼群,单于就好似头狼。
当头狼身强力壮时,狼群不敢争夺头狼口里的肉。
可当头狼老了,那些青壮年的狼就开始蠢蠢欲动,伺机而动准备争夺狼王的位置。
乌维与须弥的关系不需要说,众人心知肚明。
对抗大夏时,须弥定会与乌维目标一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