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终于到家了(1 / 2)

加入书签

包打听坐在回程车上,双手轻轻搭在膝头,望着窗外飞倒退的田野,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当当,又空落落的。

这段跟着杨玉贞跑前跑后的日子,像一场热闹又鲜活的梦,好得让她舍不得醒。

可她心里比谁都清楚,梦终归要醒。

车一到湖县,她就得回到那条熟悉的老胡同,走进那间不算宽敞的老房子,守着丈夫老郑,看着两个半大的儿子,重新拾起柴米油盐的日常,过回从前安贫守道的日子。

以后再想这样毫无牵挂地跟着杨玉贞“闯一闯”

,像出门旅游似的见新鲜事,恐怕是难了。

想到这儿,包打听悄悄垂下眼,眼底漫上一层浅淡的不舍,连呼吸都慢了半拍。

说起来,这趟出门,她的心也悄悄变了——以前不管走到哪儿,吃到什么新鲜东西,第一反应都是“老郑没吃过”

“俩孩子肯定喜欢”

,琢磨着回去也学着做一次。

可后来渐渐的,这种念头淡了,她开始学着享受当下。

她第一次觉得,不用总想着“家里人”

,只照顾自己的快乐,原来是这种滋味。

包打听在胡同里住了半辈子,跟一群爱聊家常的妇女打交道久了,练出了一双格外毒辣的眼睛,什么细微的心思都逃不过她的观察——就说陆西辞对杨玉贞,那心思简直藏都藏不住。

不知道有多少次大家一起吃饭,陆西辞明明手里还拿着筷子夹菜,听见杨玉贞说话,却会下意识停下动作,抬眼看向她,眼神温柔。

按理说,说话时看着对方眼睛是礼貌,可家人朋友间相处,哪会这么刻意?

吃饭时随口聊两句,喝水时搭句话,大多时候都是随意的,谁会特意停下手里的事,转过脸盯着对方的眼睛说话?

可陆西辞会,他看杨玉贞的眼神,不止是礼貌,还有藏在眼底的在意。

一开始包打听还觉得,是自己想多了,因为杨玉贞是正常的。

可离别的那天,杨玉贞也变了。

大家在吃早饭,杨玉贞正低头舀粥,陆西辞随口说了句“明天路上要注意保暖”

,她竟放下勺子,特意扭过头看向陆西辞,嘴角带着点浅浅的笑,两人眼神一对上,那笑意里就多了些旁人看不懂的东西——像藏着什么小秘密,不用说话,彼此都懂。

包打听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却半点没提,只悄悄埋在肚子里。

这是杨玉贞和陆西辞之间的事,她是外人,不该多嘴,更何况,她打心底里为杨玉贞高兴——杨玉贞这辈子太不容易了,要是能有个人真心待她、疼她,也是件好事。

陆西辞!

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大人物。

出门真有意思,真长见识!

车渐渐驶进湖县的地界,熟悉的徽式建筑出现在眼前,包打听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不舍,对着窗外笑了笑。

这场梦虽然醒了,但那些快乐的日子,都会变成她心里的小秘密,陪着她继续过好往后的日子。

杨玉贞其实早为包打听的未来盘算过——不说别的,要是包打听做猪杂包生意,也不是不行。

猪下水的货源她在湖县能轻松搞定,不管是找屠宰场的熟人,还是协调采购渠道,都能帮包打听铺好路,现在个体户能行,如果不行的话,就是她们饭店的下属部门,手续也问过,也不是不能办的。

可一想到老郑,杨玉贞就犯了难。

老郑那性子,是典型的“面子大于天”

,手里但凡有俩闲钱,转头就能被家里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用“郑大哥最讲义气”

“一家人就得帮衬”

哄走,到最后自己兜里空空,还得反过来让包打听气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的。

包打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