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o9章 开业大吉(1 / 2)

加入书签

江晚意看着火锅店天天爆满,心里却还琢磨着“再添把火”

这次她把主意打到了饭店外墙上——这么大一面白墙空着太可惜,要是画上店里的招牌菜,来往的人老远就能看见,说不定还能吸引更多客人。

说干就干,她先拿着相机,把店里最受欢迎的三道菜和铜火锅拍得明明白白:刚出锅的辣油炒腰肝裹着红亮油汁,撒着翠绿葱花;现切的牛里脊薄得透光,码在白瓷盘里透着新鲜;卤得油亮的鹌鹑蛋泡在酱汁里,看着就入味;还有咕嘟冒泡的铜火锅,牛油锅底泛着红光,里面飘着毛肚、青菜,热气仿佛要从镜头里冒出来。

照片拍好,江晚意又专门找了几位中学美术老师。

老师们一看照片,也觉得这主意新鲜:“以前只在大城市见过画广告的,咱们清水市还没有,这墙绘一画,保准热闹!”

开工那天,老师们带着颜料、画笔来,先在墙上打草稿,再一点点上色。

路过的人都围过来看热闹:“这画的是火锅吧?看着真馋人!”

红油火锅边上全是配菜,好看又好吃!

“这腰肝画得跟真的一样,我都想进去点一盘了!”

等墙绘全部完成,整个外墙都亮堂起来——三米多高的铜火锅占据c位,旁边的辣油炒腰肝、牛里脊、鹌鹑蛋色彩鲜亮,连油光都画得栩栩如生。

傍晚路灯一亮,墙上的菜仿佛更“香”

了,老远就能看见这抹热闹的色彩。

不少人特意绕路过来,就为了看看这新鲜的墙绘。

“你看这画的,比真菜还勾人,咱们过节就来这家吃火锅!”

江晚意站在店里看着这场景,忍不住笑了。

原本只是想让外墙不单调,没成想这“视觉馋人术”

这么管用,来往的路人看着墙绘,口水都快流下来。

江晚意觉得自己创意一流,杨玉贞觉得自己知媳善用!

婆媳两个都很满意!

五月一号清晨,天刚亮,“军民鱼水情火锅店”

门口就忙活起来了。

伙计们穿着统一的蓝布褂子,把提前熬好的牛油锅底分装到铜锅里,码得整整齐齐的蔬菜摆在玻璃柜里,门口的红灯笼挂得满满当当。

刚到十点,店门还没正式开,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有拿着传单来的机关干部,有带着家人来尝鲜的街坊,还有不少退伍军人特意赶来捧场。

有人踮着脚往店里瞅,嘴里念叨着“这铜锅看着就地道”

,还有人跟前后的街坊唠嗑:“听说今天刘副县长要来剪彩,咱也沾沾喜气!”

快到十点时,一辆黑色轿车停在路边,刘副县长穿着中山装,身边跟着孙红茶的父亲孙局长,一行五六人,笑着朝店里走来。

杨玉贞赶紧迎上去,鹅黄色的衣衫被风吹得轻飘飘。

等伙计们把红绸带拉起来,横在店门口,刘副县长和孙局长站定,几个人简短交流。

这个饭店成功不成功,赚钱不赚钱都是次要的,但这个饭店真的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开起来了,而且暂时看着红红火火的,就已经算是一种成功了。

不用说其它的了,这些人吃过的饭店多着呢,哪怕大上海的饭店,也没有见过排这么老长的队进去吃饭的。

要知道这里的订餐价格可不便宜,一个锅底就得两三块钱,随便吃点,一桌子至少五六块打底,对于现在的人的收入来说,这里绝对算不上便宜的地方。

刘副县长心里感叹,杨玉贞简直是个神人,三百六十行,她是行行都像样!

杨玉贞清了清嗓子,挺胸站到最前面,手里提着个喇叭。

这喇叭是江晚意给的,但声音亮堂又实在:“各位领导、各位街坊邻居,今天是‘军民鱼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