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o章 得瑟的杨玉贞(1 / 2)
杨玉贞自己也琢磨不透——她没跑关系,没递申请,甚至没跟刘副市长私下多走动,这提拔来得实在太意外。
要知道,县级市的退役军人事务局本身是正科级单位,内设的就业办公室不过是正股级,“副主任”
就是副股级。
可别小看这“副股级”
,对杨玉贞来说,却是实打实的跨越。
她最初在派出所当公安时,只是最基础的“办事员级”
;春天调到清水市后,才刚晋升为“科员级”
,这已经是一级进步;如今再到“副股长”
,虽说按规矩算“职级内正常晋级”
,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跨级别晋升”
,但两者的“能量”
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科员级是“非领导职务”
,顶多算“有编制的办事员”
,而副股长是“领导职务”
,手里管着退役军人就业的具体事务,能直接对接部队、企业,说话做事的分量完全不同。
没人知道,刘副市长提拔杨玉贞,背后藏着多少考量。
对外,他说得光明正大:“唯才是用。”
这话没人能反驳——杨玉贞确实有别人取代不了的本事。
她搞的“鱼水情”
火锅店和流动早点铺,已经安置了一批退伍兵,而且完全是“自给自足”
,不占用市里现成的就业岗位。
要知道,转业军人就业一直是难题,要是跟回乡知青、应届毕业生抢饭碗,很容易引矛盾;
可杨玉贞能把这事办成“不抢资源还能创收”
,这一点,连市长都毫不犹豫地批了“同意”
——毕竟,没人会拒绝一个能为政府分忧、还不添乱的方案。
私下里,谁都知道刘副市长和杨玉贞有“干亲”
的说法,但明眼人都清楚,这绝不是主要原因。
刘副市长能从副县长升上来,靠的不是关系——他和市长关系平平,当初还经历了好一阵子的考察期,能坐稳副市长的位置,全凭能力过硬,加上为人处世成熟,懂得平衡各方关系。
他绝不会因为“干亲”
就在自己才升职的关头,冒风险提拔一个没能力的人,反倒是杨玉贞的“实用性”
,才是最关键的筹码。
有她在退役军人就业办公室,后续的退伍兵安置工作就能落地,这既是刘副市长分管领域的“政绩”
,也是他向市里证明自己能力的底气。
属于双赢!
杨玉贞干活,刘副市长为她请功。
第二天一到办公室,打开了空调。
在一九七八年的清水市,空调绝对是稀罕物——别说普通老百姓家,就连政府机关的办公室,也没几间能装上这“降温神器”
。
杨玉贞能凑出两台空调,还得靠她从空间里寻摸了半天,才找到旧款,外壳带着明显的使用痕迹,机身笨重,一看就是早年的外国品牌。
当然了杨玉贞就说是从上海旧货摊淘来的。
只是安装得自己想办法。
一台放火锅店办公室,平时算账、开会能凉快些;另一台放家里,夏天再也不用整夜扇扇子。
可这会买空调难,安装比买空调还难。
一九七八年的清水市,见过空调的人都少,会装的更是寥寥无几。
杨玉贞先是托饭店的伙计打听,又去五金店、维修铺问了个遍,人家要么摇头说“没装过这洋玩意儿”
,要么摆手说“不敢瞎弄,弄坏了赔不起”
。
就这么找了半个月,才总算通过一个老电工的关系,联系上一个早年在国营大厂跟着外国工程师学过两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