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6西辞准备工作(1 / 2)
江晚意跟在乔云霆身后走进屋,笑着朝众人道:“吃饭了,菜都炒好了。”
一行人往饭桌走去,刚坐下就被桌上的菜香勾住了食欲。
四菜一汤满满当当摆了一桌,青椒榨菜肉丝油亮诱人,鱼香茄子裹着浓郁的酱汁,醋溜土豆丝脆嫩爽口,还有一盘清蒸咸鱼干,最后是一碗青菜肉饼汤,胡椒的香气迷人。
每道菜的份量都很实在,虽说是家常做法,可现炒热烧的香气,比任何山珍海味都勾人。
“施建军这手艺越来越好了。”
杨玉贞拿起筷子,夹了一口鱼香茄子,软糯的茄子裹着酸甜的酱汁,入口即化,忍不住称赞道。
乔云霆也没客气,夹了一大筷子青椒榨菜肉丝拌进米饭里,大口吃了起来,嘴里还含糊着:“还是家里的饭香,比食堂好吃多了。”
江晚意笑着给月亮夹菜:“主要你吃大食堂啊,其实小锅菜也是很好吃的。”
部队后厨也有几个大师傅做菜好吃得,特别是红烧肉和红烧排骨,糖量极少,但特别好吃,江晚意一有机会就去打一份存着,她自己一餐吃得不过三块,月亮吃得比她还要少一块,所以每次打一份,她和月亮两个都能吃上一周的量。
陆西辞看着桌上的饭菜,目光落在盛米饭的碗里——这米饭蒸得格外讲究,颗粒分明又松软,入口带着淡淡的米香。
这米饭是用蒸笼蒸的,先把米煮到半开,再放进蒸笼里,用下面的米汤慢慢蒸透。
这样蒸出来的米又软又香,最主要是那米汤,米白色的汤里飘着少许米粒,带着浓浓的米香,特别好喝。
杨玉贞喝了一口,只觉得胃里暖暖的,舒服极了。
乔云霆一边吃,一边还在跟陆西辞聊着手头的工作,说起以后的规划,眼里满是野心,他现在才升职,每天工作起来是使唤不完的牛劲。
江晚意把剥好的辣椒段挑出来,夹了土豆丝放进小月亮的碗里,轻声哄着孩子多吃两口菜。
陆西辞看向杨玉贞,语气认真道:“我已经跟司长打过报告了,你明天去他办公室一趟,把酒店筹备的事汇报清楚。
今天晚上抽空写个章程出来,明确酒店要怎么运营、咱们需要提前准备哪些东西,越详细越好。”
杨玉贞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心里瞬间清明——陆西辞这是在为她铺路。
当初她开“鱼水情流动早点铺子”
,从头到尾没要部队一分拨款,严格算起来算是独立于部队的外聘单位。
可自从罗砚洲用仓库里的闲置物资、一个破旧院子,接手了几十号壮汉,第二天就开工,当天就赚了钱能养活所有人后,这闻所未闻的奇迹生之后,盯着这摊子的人就多了。
杨玉贞的起店方式,在当时简直骇人听闻:她不用花时间培养专业厨师,只靠提前加工好的调味料,既能保证每一份食物的口味稳定,又大大降低了从业门槛;甚至传言她要开的火锅店,也不需要厨师掌勺,普通人稍作培训就能上手。
再加上早点铺生意火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一套能快复制、批量开店的模式——全国那么多驻军点,附近都有大小城市,每个城市开一家这样的饭店,一家就能提供上百个岗位。
那么多个城市,能消化掉大量退伍军人,而且起店时既不用投入太多人力,资金需求也极少,简直是“低成本高收益”
的典范。
为了守住这套模式,杨玉贞早有防备:所有调味料都被她加工成极细的粉末,旁人就算拿到,也猜不出具体成分,想复制难度极大;再加上罗砚洲有极强的保密意识,把核心流程把控得严,根本没有任何人能从他手里拿到调味料,才没让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
不然早就有人偷偷复制这套模式,绕开杨玉贞在其他城市开店,料想杨玉贞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