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拜师(2 / 3)

加入书签

日见了个田文杰,就说是块璞玉,今天见了云放又说是奇才。天下的人才也未免太容易得,而且恰巧也都这么容易都聚到了他景昭身边。

景昭听了哈哈大笑,说芸娘不怪你不相信,我也惊讶此地的风水是否太好。前几日那田文杰头脑清醒,思维敏捷,遇事沉稳且又勤奋。只是生在这小山村里,思想有些局限,若是生在京城,得遇良师,细心栽培,考个状元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难事。

景昭饮了一口酒,继续说:“可今日这云放与那田文杰是不一样的。虽然比那田文杰还要年少,但性情中的果敢刚毅,不是区区一个书生能同日而语的。虽未进过一天学堂,读书写字却毫无滞涩,即使从未走出过这小山村,眼界和见识却丝毫不弱于京城那些只知道读死书的书生。而且我看他眼神清澈,眉宇间一股正气。虽然父亲早亡,家境贫寒,但这孩子的面相既无困苦悲怆之意,亦无羞怯,唯唯诺诺之貌。进退有度,一问一答之间,见其风骨。我要免其束修,他开始还不肯应承,只说每日允他半日假,让他去劳作即可。“

景昭说道这里,看看芸娘:“这等聪慧有志气的孩子,芸娘你不喜欢吗?”

见芸娘不回答,景昭又继续讲道:“最后我说我既收他为弟子,便看作是半子,对他有教导之责,他若同意入我门下。便须视我如父,守我门中规矩,宁做闲人,不为佞臣。否则必受惩罚,让他考虑清楚,再决定是否拜师。不料这孩子立刻跪下行礼,说大丈夫为人在世。即便没有读书明理,做一辈子田舍农夫。也不会做这些有违人伦底线之事。如此种种,这样的孩子,若是没有遇到倒,也罢了,既然遇到了,怎舍得让他埋没在山间地头?”

芸娘看着滔滔不绝,明显有些兴奋的景昭,忽然叹了口气。

“你自己都要隐居在这小山村,即使收他做了弟子又如何?纵然调教出来,难道还指望着他入阁拜相?还是将来扬名立万呢?

景昭毫不在意的呵呵一笑,看着芸娘说:“芸娘啊,你还是着相了,圣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既然遇到如此良才,我只管教授我的心中所学。他将来的机遇是他自己的命数,与我无关。”

芸娘哼了一声,看着景昭说:“好吧,但愿如此。”

第二日,云放来到景家,郑重的行了拜师礼,正式成为景昭门下的大弟子。

多了这一个大弟子,景家顿时变的热闹了起来。云放是一个细心的人。他跟随景昭读书没有几天,便发现其实景家的生活多有不便。

景家无田无地,日常的吃穿用度都要去镇上,甚至县里去买。空有一个大宅子,居然连家家户户都拥有的菜园也没有。吃菜不是靠惠英婶子送,就是在村里买,其实景家的后院就是一片空旷的荒地,估计景家劳力少,一直没有开出来。

于是云放默不作声,每日在先生授课结束后,就一个人默默到屋后开荒。

景昭发现后也不阻拦,他是一个性格洒脱的人。生活小事上。既不上心也不计较。弟子只要心思纯,品行正,勤学善思就够了,其余的他任其自然,绝不多加干涉。

云放在这里,他只管授他的课。能够学到多少是学生自个儿的事儿,有疑问来问,他会解答,有疑问不问,那他也不管。如今云放愿意给家里干活,那是云放尊师重道,是云放的自由,他也由着他。

芸娘和景昭不一样,她对这个勤快的云放很是喜欢。毕竟嘛,景昭是一个只管吃粮,不管闲事的主。虽然整日笑眯眯的,看上去脾气极好。可基本上属于四体不勤,油瓶倒了都不扶。可一家子的吃穿用度不是不管就不存在的。虽然她们家不缺钱,但什么都出去买,在这小山村却是极为不方便,也极为另类的。

但是云放不一样。云放年纪虽小,却因为早早挑起了一家生活的重担,所以勤勉细致,有了他,这个家的生活都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