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1083章 现代化的工业奇迹(第二更,二合一)(5 / 8)
面对质疑,赵佩奇直了当的说道:
“哈桑主席,我们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小……既是建立在资金上的,也是建立于市场需求上的,就像化肥厂一样,南洋可以提供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大化肥生产和装置,它的年产能是三十万吨合成氨、四十八至五十二万吨尿素的大型工厂,但问题是,伊朗一年的化肥需求是多少?这样的大化肥设备,需要数千名技术人员运营,伊朗可以提供相应的技术人员吗?”
面对反问,哈桑一下子沉默了下来,别说是三十万吨了,就连现在规划的10万吨化肥工厂所需要的技术人员,伊朗都凑不出来,这也是为什么这个项目被放到今年执行的原因,即便是放到今年,技术人员也需要从国外雇佣。不仅如此,建设化肥厂所需要的资金也很庞大。
而这同样也是制约伊朗发展的原因,资金和人才上的不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建设,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从外国聘请技术人员。在历史上他们也是这么干的,为了支持本国的工业化,伊朗从美国以及欧洲雇佣了上万名技术人员,在高峰时包括他们家人在内,伊朗境内生活着近十万美国人以及欧人。
这些人给伊朗带来现代化的同时,他们所引入的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伊朗——甚至这也是导致革命的原因,外国技术人员占据了高位。
哈桑说道:
“我们去年的化肥进口量是7万吨,预计今年可能突破8万吨。”
“那好,我们来算一下。”
赵佩琦说道,
“我们所提供的小化肥厂设备,设计生产能力是2万吨,恰好能够满足你们25%的需求,而它所需要的技术人员是只需要四十余人,其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