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2163章 汉城偶遇(第二更,求订阅)(2 / 5)

加入书签

bsp;  就像现在,虽然乔虎穿的是便装,可是当他和妻子行走在街头,无论是司机,还是服务员,都会说上一句——先生一定是SEA人吧!

    “很明显吗?”

    乔虎有些不解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作为滇省人的他个头中等,也就一米七三,在韩国这样的个头也谈不上高大,可是为什么他们一眼就能认得出来呢?

    “可能是因为和他们的气质不一样吧!”

    正是试着裙子孙玛丽的话音刚落,一旁的韩国服务员就说道。

    “先生太太,你们SEA人和我们肯定是不一样的,不仅仅只是自信,还有一种朝气,这些气质结合在一起,真的很特别的。”

    服务员说着一口流利的国语,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韩语日益势微,韩国人更倾向于学国语、写汉字,原因无他——为了到南洋去。

    下南洋,不知道改变了多少韩国人的生活。

    数以百万计的韩国女人嫁到了南洋,而数以百万计的韩国男人在南洋的种植园、商船、渔船上工作,每年挣回了数以十亿计的侨汇。

    在朴正雄就任总统之后,国语被正式列为学校教程——取代了彦文,而这也意味着国语获得了“国语地位”,虽然这激起了不少人的反对,但是却获得普罗大众的欢迎,因为,学会了国语,就等于敲开了南洋的大门。

    对于在贫穷中挣扎着的韩国人来说,他们自然愿意学国语写汉字。

    与旧时代仅仅只有读书的人才会写汉字,说国语不同,伴随着收音机、电视机的普及,南洋的影视节目、音乐等也随之传播到韩国各地,从汉城到乡村,国语日益普及的,哪怕就是乡下人也会说国语。

    在汉城,像这样的高档服装店里的服务员,说着一口流利的国语,倒也不例外。

    “很特别的气质?”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乔虎有些迷茫,但是最后,他只能放弃查找这个“特别”的念头。

    “小姐,这个裙子多少钱?”

    “15600韩元。”

    虽然很多,但实际上并不多,韩元在去年曾大幅贬值——从1美元≈400韩元调整至484韩元,以应对石油危机带来的贸易逆差。

    也就是30美元或者65南元的样子。而且这还是官方汇率,在军事基地的眷村附近,就有“黑市”,实际上就是“私人交换所”,那些打着商铺名义的交换所,1南元可以兑换300韩元,比官方汇价的223多出了差不多三分之一,作为家庭主妇的孙玛丽虽然是书本教导的那种“贤妻良母”的标准横版,但是她也是知道持家的,老公的薪水都被她在私人交换兑换成了韩元。

    这等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