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保时捷那是国民车第二更求订阅(2 / 3)

加入书签

款瞧着与“甲壳虫”

有八分神似的汽车,李毅安说道。

不过“bw”

造的汽车太奢侈了——6缸直列四冲程发动机。

不是普通老百姓能买得起的——事实也是这样,“bw”

都给南洋官方和富人拿去享受去了。

所以,要造普通老百姓都能买得起的汽车!

而这也正是保时捷所擅长的,而设计豪车,不过只是保时捷的一個选项而已。

其实李毅安本身也是一个汽车工程师,毕竟,早在伦敦的时候,就因为二手车交易激活了“汽车工程”

的技能,对于汽车设计,他也是非常擅长的。

“只有价格足够低,才能让所有人都负担得起,我记得“甲壳虫”

战额定的出厂价是1000马克对吗?”

费迪南德·保时捷答道。

“是的,先生,根据当时制定的融资预售方案:它的售价990马克。

购车人须每周支付5马克,150周后,累计缴纳总计750马克的预付金,可以将一辆甲壳虫。”

虽然战前没有几个人得到了“甲壳虫”

,但是1000马克的售价却是事实。

“也就是400美元,而目前大众汽车生产的“甲壳虫”

售价是540美元。

就是凭着价格优势,去年它在英国卖了50000辆。”

这正是“甲壳虫”

横扫世界的根本原因——价格,在美英等国市场上,它的价格仅相当于同类型汽车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基本上就是一辆二手车的价格。

正是靠着如此低廉价格,甲壳虫才横扫了世界。

“但是540美元,对于南洋来说,仍然太高了一些,我的目标是400美元,差不多就是初代“甲壳虫”

的水平,甚至还可以更低一些!

在很多时候价格才是王道,尤其是在很多南洋工人的年收入,也就只有不到400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汽车价格,应该控制在年收入以内——即一年的收入,足以买以一辆汽车。”

看着面前的这位畅谈着“国民汽车”

的总统,费迪南德·保时捷有那么一瞬间,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似乎他又一次回到了总理府,回到了十几年前的那天,和那位奥地利下士一起畅谈着“所有德国人的汽车”

其实在这一点上,李毅安和那位下士是有共通之处的,两个人都希望通过汽车来改变国人的生活,虽然目的都不太相同。

真正的“国民汽车”

是什么?

当然是与普通人的收入息息相关,那怕是按照规划,两年后,也就是第一辆普及型轿车下线时,南洋职工的平均收入将会超过600元,但是汽车的售价最好控制了400元以内,只需要几个月的收入就可以购买一辆汽车。

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汽车在南洋的普及,进而带动一系列的消费,也就是以汽车为核心的“消费升级”

顿了顿,李毅安指着草图强调道。

“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在成本上多考虑一些,不过,甲壳虫的优点也可以保留一些——比如甲壳虫的风冷四冲程发动机,就是一款非常好的发动机,完全可以直接拿过来使用。”

这台发动机之经典自然不用多说,在这个很多国民车还有很多用二冲程的年代,风冷四冲程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列,甲壳虫搭载的这台发动机虽然看来结构过于简单,更谈不上什么参数,但在这台发动机是正经可以上高速的,绝对是这个时代最优秀小功率发动机。

“先生,我们会尽可能的尝试一下。”

在父亲还沉思着的时候,菲力保时捷则在一旁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