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答辩研讨会,开启新篇章(1 / 4)
一周后,省中医药协会的学术报告厅内。
苏浩泽的汇报已近尾声,投影幕布上定格在“佛手柑玫瑰炖乳鸽”风味轮盘图的最后一环。
“回甘:玫瑰的温婉与记忆的甜”。
短暂的寂静后,台下响起礼节性的掌声,但更多的是一种审视的沉默。
“感谢苏先生的分享,很...别开生面。”主持人接过话头,“现在进入提问环节。”
话音刚落,后排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学者便举起了手,语气带着一丝困惑:“苏先生,您通篇在讲‘风味’、‘口感’,我们这是中医药协会的研讨会。我想问,您这套...姑且称之为美食理论,和传统药膳的‘药性’究竟有何本质关联?是不是有点避重就轻了?”
第一个问题就直指核心,让现场的气氛瞬间微妙起来。
几位老专家也抬起了头,目光如炬的看着苏浩泽,等待着他的回答。
这正是李医师之前提醒过的,对“形式大于内容”会存在的质疑。
苏浩泽没有一丝慌乱。
他微微颔首,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这位老师问到了根本。请允许我简单打个比方。如果说‘药性’是我们要送达目的地的‘良药’,那么‘风味’,就是承载这剂良药的‘马车’。”
“一辆颠簸难行的马车,即便装载着稀世良药的千里马,恐怕也难以及时送达。”
他顿了顿,看向提问的年轻学者,“而我们的工作,就是尽力打造一辆既平稳舒适,又能保证药效不散失的‘马车’。让良药不再苦口,让养生成为一种享受,这或许也正是现代药膳需要探索的和突破的新关口。”
这个比喻通俗易懂,又切中要害,台下不少人都露出了思索的表情,先前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这时,一位头发花白、面容严肃的老专家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喊道:“小伙子,比喻很巧妙。但我更关心实际效果。你说提升睡眠、舒缓压力,有数据支撑吗?还是仅仅依赖于顾客‘感觉好像舒服了点’这种主观的描述?这和我们严谨的药理研究,差距似乎不小。”
比起上一个问题,这位老专家的提问尖锐了几分。
气氛多少带上了点火药味。
会场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看着苏浩泽会如何应对。
苏浩泽不慌不忙地操作着电脑,调出了一张图表。
“您说得非常对,不能只凭感觉。”
图表上清晰地显示着顾客反馈的统计分布。
“这是我们基于超过500份有效反馈的统计,改善睡眠、缓解焦虑的正面反馈率在87%以上。同时,”他切换页面,展示了一份简化版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我们也将成品送检,关键活性成分如佛手柑中的柠檬烯、玫瑰中的香茅醇,含量均有稳定保证。”
“当然,我们深知这远达不到实验室的精确控制水准,但这正是我们来到这里,希望向各位老师请教的方向。如何在我们这种面向大众的市场化产品中,更好地平衡美味、安全与可验证的效用。”
他态度谦逊,回答却有理有据,既承认了局限性,也表达了进取心。
并没有逃避本质的问题,还很坦诚的直面了它。
这个回答让老专家微微点头,似乎回答的还算让他满意。
突然,一个略带尖锐的声音响起,是来自一位中年的研究员:“听了半天,感觉就是把厨房里的那点事儿,包装上了些新名词。又是风味轮盘又是口感设计,是不是把药膳想得太简单了?这和我们老祖宗传承千年的博大精深相比,是不是有点......儿戏了?”
这话带着明显的轻视。
会场气氛再次紧绷。
苏浩泽却笑了,这次的笑容里带着一丝真诚的调侃:“老师您说得对,厨房里的活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