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偏袒(2 / 2)
先得是苗人!”杨来嘉细细分析着,这些事在他心中早就已经有了计划:“譬如这‘分田地’,红营讲究的是无论苗汉彝壮,只要是穷苦人,便一视同仁分田分地。
“而且红营治下,汉苗侗彝等族之间没有隔阂排斥,毕节等地原来汉苗等族基本是分族聚居,红营就是靠这分田分地,加上迁山移民等措施,让各族混居在一起,由汉人教授苗侗等族耕种,学堂之中双语教学,潜移默化影响这些蛮夷由生苗生彝生侗,转变为熟苗熟彝熟侗,再渐渐汉化。”
“但草堂会不一样,他们分田,优先将好田良田分给苗人,甚至于已经被汉人开垦的肥沃熟田,草堂会都会以‘分田’的名义抢来划给苗人,苗人分剩下的,再优先分给彝侗瑶等族,汉人只能吃些最差最烂的田地,各族也是分开聚居,互相之间泾渭分明。”
“但生活在深山里的苗人哪里懂什么种田?占了好田好地却不懂耕种,懂耕种的却又只有差田劣地,这么搞下来,能有多少产出?”
“廖将军,你刚刚说草堂会的人马比毕节的红营多,可你仔细想想,红营占着毕节和周围县镇就养了万余人马,遵义府乃是贵州大府,人丁十余万,若是红营有这十余万人丁,能养起多少兵马来?而草堂会占据大半个遵义府,还靠着招募那么多外府苗人,也就养起两万多人的人马,为何如此啊?一则产出不丰,再多的兵马便养不活了,其次便是因为这‘泾渭分明’,草堂会不敢信任人数最多的汉人,只以苗人和他族人丁成军,兵马自然就只有这么点人。”
“还有这打土豪,红营‘打土豪’,打击的是所有欺压百姓的剥削者,无论他是苗人头人,还是汉人地主,只要为恶,皆在清算之列。可草堂会呢?他们为了拉拢苗人头人,往往不论其好坏,一味迁就妥协,而对于汉人地主,则是不分青红皂白,无论大地主、小地主,甚至只是略有田产的富农,都一概打掉,手段酷烈,甚至连郑氏、骆氏这样苗人土司出身,但是已经完全汉化的豪族也不放过。”
“而且打土豪得来的家产,同样是优先分给苗人,然后是其他各族,最后才给汉人一些垃圾,甚至于别的族都分完了,就汉人没得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