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做主(1 / 2)
遵义府南端,新站铺附近,吴军的大军正沿着整个铺镇周围铺开驻营,杨来嘉、廖进忠等一众将官和其亲兵自然驻在镇内,镇外则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营帐,吴军自出兵以来,便一直缓步慢行,各处要点皆派兵驻守,颇为谨慎。
入遵义府之后更为谨慎,每日都是天光大亮才拔营前进,时近黄昏便安营立寨,军将披甲行军都不觉疲累、行进一天连汗都没出,一步一挪着向遵义城而去,不像是来打仗的,反倒更像是一支武装游行、炫耀军威的人马。
而吴军确有炫耀之意,新站铺内,镇中心那方简陋的戏台,往日或许唱着些乡野小调,今日却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戏台四周,被廖进忠麾下的亲兵严密把守,台下,黑压压地聚集了许多被“请”来的当地汉民领袖、乡贤富户,以及大量闻讯赶来的普通百姓,他们脸上带着惊疑、畏惧,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
他们这些汉民,往日里被草堂会压迫,乡贤富户多有家产,更是饱受草堂会的敲诈,哪怕是捐钱捐物、尽心协助换了个“积极分子”的名头,若是一丝不顺意,就容易被“打土豪”,而且如今这些乡贤富户,多半都是在草堂会入遵义之后给草堂会当狗腿子清算了原本的主家、地主,夺取了他们的家产,然后再在协助草堂会的过程中上下其手攒下一些家资。
亲眼看着以前的乡贤富户是如何丢了性命家产,自然更加害怕失去,明面上帮着草堂会做事,当了草堂会的“积极分子”,甚至领了官职,但他们和草堂会接触最多最密,心里头自然最清楚草堂会对苗人的偏袒、对汉人的仇视,汉人的身份又是生下来就注定的,自然随时都活在恐惧之中。
那些汉民领袖更不用说,都是带着汉民抗税抗捐的,组织暴动和起义,和草堂会、和苗人刀剑相向都不知流过多少血,对于这些乡贤富户、汉人领袖来说,若是有人真能替他们把草堂会给赶走,他们自然会毫无保留的支持它。
但吴军......是值得支持的吗?草堂会再怎么偏袒苗人、压榨汉人,好歹嘴上还是喊着他们是穷苦人的队伍,总是要做些样子,还是废除了许多以前的苛捐杂税、处置了一些土豪劣绅贪官污吏的,给当地的百姓稍稍松了一口气。
而当年吴周治下,汉人同样也没得什么利,苗人都生活在山林之中抱团结寨,吴周的手伸不进去,苛捐杂税照样还是冲着底层的汉人来的,贵州本就贫瘠,李本深要应付战事又要维持奢靡享受,还得讨好吴周朝廷,对贵州各地也是刮地皮一般的盘剥,吴军就更不用说了,军纪败坏、四下抢掠才是常态。
若是赶走了草堂会,却又来了一个以前那般的朝廷和官府,岂不是得不偿失?故而吴军一路喊着为汉民做主的口号而来,而遵义府上上下下的汉民百姓,却吴军始终是抱有怀疑的。
如今在这新站铺内,吴军就是要抹除这些怀疑,却见戏台之上,跪着七八个被剥去号衣、五花大绑的吴军兵卒,还有好几名吴军将官,个个面如死灰,浑身颤抖,正是前几日因按捺不住劫掠习性,闯入附近汉民村寨抢掠财物、甚至伤了人的违纪者。
廖进忠一身戎装,按刀立于台前,面色冷峻如铁。他没有多废话,只是目光扫过台下惴惴不安的百姓,然后猛地抽出腰间寒光闪闪的佩刀,声若洪钟:“大周王师,吊民伐罪!今入遵义,只为驱逐压迫汉家百姓的苗寇,还黔北朗朗乾坤!军令如山,秋毫无犯!迎奉王师者,皆我子民,必以仁德待之!”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场地上空回荡,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此等孽障,罔顾军法,劫掠乡里,欺凌百姓,坏我王师声誉、违反我大军军令,罪无可赦!今日,本将便亲自请此楚王殿下赐下的宝刀,正我军纪,明我决心!”
说罢,他毫不迟疑,手起刀落,刀光闪动,血光迸溅,一颗颗人头滚落在戏台之上,温热的鲜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