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七零胡同日常(32)(3 / 4)

加入书签

的,换亲娶媳妇的,他们院里发生的那些事只能算小打小闹。

寝室的灯被关掉,大家在沉沉夜色中睡了过去。

沈瑶这一觉睡得不太好,也是离开家不适应。

加之天还没亮外面就有人起来洗漱,隔音很差,睡眠浅的都会被惊醒。

沈瑶:……

沈瑶一脸狰狞地抹了把脸,随后小声下地穿衣。

拎着暖壶和水盆去外面的洗漱间将自己清理好,等沈瑶回来,宿舍里的五个人都起来了。

“已经十多年了,大家对学习的热情一时半会降不下来。”

沈瑶和许慧心是中药学院,还是同一个系。

两人一块结伴吃完早饭,随后去了班级上课。

也不算正式上课,因为还不到上课的时间,就是一个系的同学们先见面认认人,再选出班长等负责人,方便管理班级。

沈瑶和许慧心都不是那种愿意凑这种热闹的。

人到了直接当背景板,看着有人毛遂自荐也跟着乐呵。

沈瑶他们这个系的学生普遍年纪都不怎么小。所以相比其他学院的热闹,他们这边算是安静。

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一眨眼,沈瑶已经在中医药大学读了快两个月。

周一到周五忙着上课去图书馆跑老师跟前请教,周六周天回家陪两个孩子顺便不忘去罐头厂露个面。

尽管沈瑶如今在罐头厂算停职留用,但有些事并非金钱能够衡量,罐头厂诸多效益离不开沈瑶的推动。

且十一月的京市,又因为外省小岗村的分田到户引发了新一轮的热潮。

“这也表明国家正在进行积极调整,长远来看,一定利大于弊。”

沈瑶和顾闻书坐在食堂聊天,两人在五车间搭档数年,关系十分不错。

甚至顾闻书还隐隐有自己退休后将位子交给沈瑶的意思。

不过那些终归还是太过遥远,沈瑶不知道自己未来会如何,只能先做好自己。

顾闻书点头,“国家需要发展。”

沈瑶赞同,国家能靠着短短几十年就超越其他国家百年发展,谁都会为这样的国家感到自豪。

从罐头厂回家,沈瑶和谢辞安聊了聊如今国家的形势。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甚至有关高校对更高学历招生的消息已经全面铺开,谢辞安如今只需安心准备明年的考试便好。

不过房子的事,“我已经找人问了,不急的话,明年开学前定下来就好。”

谢辞安搂着沈瑶,又讲了些最近丰收胡同的事。

下乡青年开始陆陆续续返乡,有些人一旦多了,社会就很难安定。

眉头拧紧又松开,“还没出现问题,但人越来越多,”迟早是颗大雷。

沈瑶当然懂谢辞安的担忧,不过这种事他们操心不了。

“只能嘱咐妈他们小心些,能不出门暂时别出门。

马上就过年了,有什么事,还是等年后再说吧。”

虽然年后也不见得会有改善,毕竟这属于社会性事件。

城里没那么多工作岗位,在城里的生活成本也高。

种种因果叠加在一起,更推动了未来的个人生意发展。

人总归是要吃饭讨生活,谁会愿意饿肚子呢。

转头,沈瑶将事和田娜嘀咕一嘴,田娜答应的十分痛快。

“放心,我心里记着,这段时间我多拘着些团团圆圆。”

老一辈的敏感不是说说而已,田娜比沈瑶和谢辞安懂太多。

整个过年期间,谢家在院里都低调安生的不行。

……

当时间步入1981年,整个京市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