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出现了蛛丝马迹(1 / 2)
魏鹏讲起了如何操作的具体手法。
秦天赐思维敏捷,立即明白了怎么回事。
“原来可以这样啊。”
秦天赐突然觉得,商业运作如此复杂。
“商场如战场,错综复杂,不然哪有商战一说。”
魏鹏哈哈大笑。
正在聊天,薛天良回来了。
魏鹏给两人做了介绍,让他们去了一间清静的屋子。
“你好,冒昧打扰,来找你随便问问,听听你对当年金跃公司,有关销售方面的看法。”
秦天赐直接说出了来意。
因为魏鹏特意介绍了他和秦天赐的关系,薛天良也放了顾虑。
他把自己在金悦公司,担任销售科长的事情说了一遍。
“我怀疑曹邦兴虚增了销售环节,和人合谋注册了空壳公司,然后用空壳公司承接了金跃矿业的矿石销售,转卖给了实际用户。”
“哦,你说说具体情况。”
秦天赐意识到了问题,和魏鹏所说的相似。
薛天良也不避讳,一五一十地讲了。
金跃矿业离退休职工多,确实负担重,资金有些紧张。
薛天良被撤换下来,也和此事有关。
当时矿石销售很好,但也有客户拖欠的情况,曹邦兴提出改变销售方式。
薛天良则认为,矿石正是畅销,公司属于强势方,可以加大催收款力度,对客户的账期进行缩短,从而达到资金快回笼。
为了这事,薛天良被撤换了,新的销售科长上台后,立即采用了曹邦兴的方案。
曹邦兴没有进行招投标,而是亲自遴选了几家公司,承接了大部分的矿石销售,这几家公司和金跃进行结算付款。
用他的话说,有实力保证回款快是第一位的。
金跃用低于市场的价格,和几个公司签了合同,依照薛天良估算,那两年矿石销售供不应求,那几个公司每年利润差价总和,达到了两三千万。
但这一切都在公司会议上进行了讨论,得到了一致通过,形成了合理合规的决议。
回款也没有快多少,薛天良觉得,如果由公司自身人员,加大催收款力度,会有更好效果。
有批矿石的质量出了点问题,薛天良去了那两家企业。
因以前彼此关系良好,闲聊中,薛天良得知了为其供货公司的信息。
几个不同的公司,其实都是同一批人在和用户接洽。
薛天良觉得多了一个销售环节,从而制造出了差价,而那个环节就是曹邦兴的同伙。
“你认识那公司的人吗?”
秦天赐问道。
“公司名称,法人姓名那些,金跃资料里应该有,至于那些公司具体跑腿的人,听说过而已。”
薛天良没有和那些人接触过。
“说来听听。”
秦天赐觉得,掌握到那些人的姓名很重要。
“有个叫邱彪的,好像是那几个公司明面上的负责人,手下还有个人叫兰天伦的,是导江本地人。”
薛天良回忆起了两人的名字。
“邱彪?兰天伦?难道是那还没有回来签字的农户?和宏民宏民公司有关联?”
药厂征地那里,还没腾退土地的农户,户主名字就叫兰天伦。
秦天赐急忙问道:“以前和金跃签合同的公司里,有没有叫宏民公司的?”
薛天良想了想:“没有,这些都是空壳公司,弄到了钱,觉得不安全了。
也就注销了,重新注册就是了,法人更不可能是幕后老板,说不定是个残疾人也说不准。”
两人聊到了中午,在魏鹏公司吃了饭出来,秦天赐给任伟打了个电话。
让任伟留意一下那搬迁农户的消息,如果那人回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