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再论文道(2 / 2)
,却是最无人问津的一间,起了一个隔开的作用。
既然要快速召人,又不知道人有多少,皇帝干脆就临时批了清源殿给闻燕临使用。
“陛下,我同九殿下共持三十枚正气石令,派下人寻找,如今是发令第二日,令牌最远应抵达南中地区,目前已有五人齐聚于清源殿,”大太监恭敬地朝着皇帝禀告,“其中五人年龄不一、性别不一、所学不一,但无一不是精于文道、有所成就于文道之人,但……”
皇帝摆摆手,“但问无妨。”
“奴才遵旨,”大太监照例是恭敬答一声,再继续问问题,“奴才好奇,斗胆一问,我朝有如此多能人文臣,可为何偏偏是这几人,我朝中大臣身上便无文气了?”明明这些文臣,亦是从文道中有所成就、有所专精之人啊?
周守鹤撂下笔杆子,淡淡一句:“大为啊,还不给朕伺候笔墨。”
“嗻。”大太监上前一步,拿着墨块研墨。
皇帝懒懒往椅子上一靠,这才道:“是太一钟在选持有者,又不是文道在选人,自然是有所要求,就如同九鼎一般。
朕早年查阅古籍时所看到,太一钟持有者往往具有几个特点:忠于文道、善于文道、累于文道。”
他说了半截,又闭口不言,像是故意在刁难大太监。
大太监知道周守鹤这脾气,便开口:“奴才斗胆回答,这忠于文道,是指一生都只专学于文道,不沾染其他修道;而这善于文道,则是说此人在文道上天赋异禀;累于文道……奴才解不出来。”
“滑头,”周守鹤笑了一下,“前两个都没说错,虽然人可以同修多道,但太一钟就喜欢只修文道者,这是必不可缺的条件之一,至于累于文道,则是说持有者这一生成于文道、败于文道、累……也何尝不是文道。”
累,是拖累的意思。但不同的是,谁拖累谁。
获得认可的持有者,将得到太一钟加持,但最高境界不过文天境,即使此人天赋能达到道合境,此为拖累;
而未得到认可又参与竞争者,承载不起太一钟的运道,在太一钟的问心境考验中崩溃,会损于自身文道发展,此亦为拖累。
“陛下,那太一钟的持有者若是已达道合境界才持有,那岂不是就被活生生打落一个境界?这……”这还算是天下文道的象征么?
大太监忍不住多嘴。
皇帝倒没有介意,他道:“这只是暂时的,太一钟的力量来自于文道修士,文道修士越多,太一钟越强大,才不会从修者处借力,而是会反哺修道者。
大周文道还未兴盛,太一钟的力量自然不显,如果能达到千阳王朝那般盛景,持有太一钟的人,哪怕是个未入境的,说不定也能发挥出道合境的力量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