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一代儒将(1 / 4)
普安忙道:“将军,太抬举我了。
我可是羞愧难当,我自愧不如,如若有个硕鼠洞,我定要钻进去躲避一阵子。”
子午笑道:“看来普安是有自知之明的人呐!
我这些年如何没看出来。”
普安叹道:“将军,您觉得曹操和诸葛亮,他们两个人怎么样?”
岳飞忙道:“他们两个都算是厉害人物了,曹操统一了北方,可他却是一个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的乱臣贼子,虽然大宋黎民百姓也这样说,但是我们作为将领的自然明白,看一个人是要一分为二,曹操虽然名声不好,可他还是一个英雄人物,算是所谓的奸雄罢了。
一生之中,南征北战雄霸天下,东临碣石横槊赋诗。
诸葛亮自然是名垂青史了,他为人坦坦荡荡,做官堂堂正正,又是智慧群,反正我是敬仰不已的。
不过白帝托孤之后怕是大权独揽、谨小慎微了,蜀国之事就他一人操劳,以军政王法治蜀,靠蜀锦桑蚕赋税,走出了一条商鞅变法的老路。
出师北伐固然名正言顺,可是蜀国建立不久死的死,老的老。
他手下文不过蒋琬、费祎,武不过赵云、魏延。
又急于求成,六出祁山,每每败回,还是穷兵黩武,劳民伤财。
国立衰微,亡国难免。”
武连叹道:“这样说来,曹操和诸葛亮就是大不一样了。”
余下笑道:“你不是废话嘛,他们是两个人,如何能够一样了。”
岳飞道:“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但他们都是男人。
既然如此,因此自然各有千秋。”
一个个哈哈大笑,像是好笑百倍一般。
普安忙道:“他们二人也有一样的地方。
都是丞相,都大权独揽过。”
一语落地,一个个笑翻了天。
普安忽然想起来什么忙道:“对了,我想起来了。
我们离开南阳城的时候,子午?”
说着看了看子午。
武连忙道:“我也想起来了。
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话头。”
余下拍了拍脑袋笑道:“对!
想起来了。
诸葛亮到底在哪里?”
岳飞看着四人忙道:“隆中对是否属实怕是不得而知,当时蜀国没有史官,无从考证。
隆中对虽不确切明白,可隆中的确在襄阳城。
我早年出战也是路过哪里的。
大宋子民也十分敬仰诸葛亮,就是临安城中目下有些忠臣良将也很是敬仰。
其实好多将才都在目下隐居深山老林,不愿出山,姚平仲老将军据说就离开东京城不见踪迹,当年不知去了哪里。”
武连此时想起来费无极说过一个尴尬人,可能是姚平仲,他想要说,普安明白过来就打断了笑道:“深山老林肯定有,不必强人所难,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
。
岳飞接着说道:“武将不惜死,应该报效国家,马革裹尸乃是平生所愿。
当然人各有志,勉强没有大用。
好了,说说你们方才的话头。
诸葛亮在哪里并不重要了,何须分出来什么襄阳城和南阳城的道理,争来争去没有大用,反没意思。
也搅扰了那一片幽幽竹林,岂不是罪过可恶四个字了。”
此言一出,四人点点头。
余下笑道:“襄阳与南阳都是羊,我大宋吃得上羊肉的非富家子弟不可,不要分了,也不用分了。
这两只大肥羊要是可以吃,我就一口吞并好了!
你们想都不要想,没有份的。”
一语落地,岳飞大笑。
子午忙道:“纯属望文生义,牵强附会之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