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公主归来(4 / 5)
p>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武连徒儿想起一件事,便纳闷道:“师父说,当年你父皇在说到你八哥时,居然只字不提,这是为何。”
赵香云淡淡的道:“当时八哥赵棫是益王,可他时常冲撞父皇,有道士进宫,就是那个牛鼻子林灵素,只要他一进宫,八哥就捉弄他,吓得他魂飞魄散。
父皇总听林灵素的鬼话,你想想看,父皇能喜欢八哥才怪了,后来父皇把八哥贬为了庶人,可金人居然还不放过,我们一同都被迫北上了。
九哥康王,你们都知道了,如今登基大宝做了大宋皇帝,不用我多说了吧。”
子午见赵香云满脸泪痕,就笑了笑,想安慰一番,随即半开玩笑,道:“听说郓王的六个儿子,他们的名字好有趣。”
武连见子午给自己使眼色,就点了点头,道:“我听云儿说过,长子叫赵太郎,次子叫赵黑郎,三子叫赵金郎,四子叫赵玉郎,五子叫赵宝郎。”
说到这里停了下来。
余下追问道:“哥们,别卖关子,六子叫什么名字。”
赵香云道:“六子叫赵成文。”
子午道:“我以为还叫什么郎呢。”
普安道:“对,还以为叫赵白郎。”
余下道:“应该叫白眼狼。”
赵香云瞟了一眼,翻个白眼。
武连见状就朝余下后脑勺轻轻敲了一下,道:“别开玩笑了,想想看,这郓王赵楷其实也是个不错的王子。”
说话间对余下,挤眉弄眼。
余下见赵香云一脸不快,才沉默不语。
普安对子午耳语,道:“听说,这郓王赵楷和他父皇一个德行,喜欢舞文弄墨。”
余下道:“听说这赵楷当年可是考中了状元。”
武连道:“的确如此,听师父说过,他偷偷和平民百姓家的子弟一同科举,徽宗皇上为了不让天下人误会,就让郓王得了榜眼。
其实,这郓王得到状元乃是靠真才实学。”
普安道:“可惜,郓王在靖康之变后,和二帝一同被金人俘虏北上了,结果在金国的韩州就悲愤欲绝去世了,才而立之年。
实在可惜。”
余下和武连面面相觑,沉默不语,赵香云不觉泪流满面。
武连转过脸,突然现赵香云这般光景,不禁惊讶万分。
余下见此,也不好受,灵机一动,道:“这女真人也真够过分了。”
武连道:“你说说看啊。”
余下道:“女真人原本是名不见经传,天下鲜有耳闻,他们在白山黑水之间,穿林入洞,以打猎为生。
如若不是契丹人逼迫海东青,他们也不会造反。”
子午道:“这好比方腊,如若没有花石纲,摩尼教也不会兴风作浪。”
普安道:“契丹人雄踞塞北草原许多年,太祖皇帝没有开创基业之际,契丹人早已建国。
按理来说,草原上,契丹人可谓威震八方,天下无敌。
哪曾料想,女真人后来居上,后制人。
把契丹人赶到了西域,把我大宋赶到了江南。
这中原倒变成女真人的地盘。
他们舍不得草原,又不愿放弃中原,只好以汉治汉,故而这张邦昌、刘豫就冒了出来。
什么大楚,大齐,就横空出世了。
如今岳家军挥师北上,女真人惶惶不可终日,想必,我大宋收复失地,直捣黄龙,指日可待。”
赵香云听了这话,喜出望外,不再伤心难过。
武连见状,放下心来。
不多时,子午、普安、余下给武连使个眼色,就渐行渐远。
武连与赵香云对视而笑,二人走在郾城城门外的护城河边,久违之感,不在话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