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荆州名士廖化(3 / 4)

加入书签

里有所了解。

    跟演义故事里那个来自黄巾军的平庸大将不同。

    真实历史里的廖化,出身襄阳郡中卢县世族,接受过完整的士大夫教育,能文能武,声闻远近。

    一个实打实的荆州名士!

    都说关羽轻慢士人,但廖化分明是个例外。

    否则怎会做到主簿这种心腹职位?

    “军情如火,诸君不必拘泥礼节,请先听我说。”

    廖化常年跟随关羽征战,虽是儒士打扮,却有一股军伍中的利落气。

    众人不禁屏息以待。

    “第一条,君侯见过费公举后便决定拔营南归。但大军调度不是一时三刻能完成。”

    “加上汉水上战船众多,不能不管……诸君仍需在江陵坚守十日!”

    关羽有汉寿亭侯的爵位,所以廖化尊称他为君侯。

    而廖化所说的情况跟麋威之前预计的差不多,关羽果然还是有些瞻前顾后。

    但好在费诗的口才也不负所望,两边正负抵消,归期倒也在能忍受的范围内。

    关兴和各郡吏闻言第一时间看向麋威。

    显然都联想到麋威近来的作为与眼下局面的关系。

    廖化注意到众人的反应,但并未停下:

    “第二条,小关将军(关平)率领前部八百骑先行南归,明天必到。”

    “实际上我就是跟随小关将军南下,因担心诸君缺乏坚守的决心才连夜赶来。”

    廖化稍一顿,继续道:

    “第三条,也是最后一条,费公举已经取得君侯符信,西去宜都郡调兵。”

    “宜都樊太守麾下有夷兵数千,应能替江陵守住西边江道,并在必要时东下支援。”

    麋威闻言心中迅速浮现一副荆州地图。

    廖化所说的“宜都郡”,前身就是建安十三年从南郡西侧分割出来的临江郡。

    此郡地理上跟南郡一衣带水,扼守三峡要道,勾连荆益。

    至于刘备任命的宜都太守樊友,历史上此人面对陆逊的偏师选择弃城而逃,不足为道。

    倒是他麾下的数千蛮夷兵,在关羽败亡、太守弃城之后,依然坚持抵抗,直到最终被陆逊击败。

    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