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关羽点将,别部司马(4 / 5)

加入书签

    麋威甚至还看到了连发弩!

    是的,连弩在汉末三国,并不是什么新奇的武器。

    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被能工巧匠发明出来了。

    但另一方面,它的杀伤力其实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夸张。

    麋威亲自找了一柄来试射。

    外观跟后世荆州博物馆珍藏的楚墓战国连发弩差不多。

    使用特制的短矢,一匣二十箭,一次双发,能连发十次。

    听起来火力还算猛是不是?

    其实不然。

    因为短矢重量太轻,几乎不存在破甲的可能性。

    而且射程还不到三十步。

    这是什么概念呢?

    军中使用的三石强弓,最远能射一百五十步。

    而大量使用的蹶张弩,甚至能射到两百步。

    据说飞将军李广当年还用过一种大黄弩,射程高达三百步。

    跟这些远程利器相比,战国连发弩就像是小孩子的玩具。

    而射程之所以如此可怜,原因也很直观。

    因为弩上装了箭匣,上弦本来就费力。

    然后又要考虑连续射击的操作。

    弩臂只能造得又小又薄。

    换句话:磅数太低。

    “也不知历史上诸葛亮是怎么把这玩意改进成威名赫赫的‘元戎弩’的?”

    写信去问肯定来不及了。

    好在麋威没什么工科狗的执念。

    不好用那就不用呗!

    接下来,麋威再次拿出当初防守江陵的干劲。

    每天起早贪黑,亲自巡视营防,监督士卒加固营垒,修补城墙。

    有时候亲自下场担土,以身作则。

    朝、晡二食基本都在工地里食用。

    倒不是刻意追求什么与士兵同衣同食。

    而是说,除了早已认定的几个大腿之外,他总感觉谁都不靠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