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o章 少年诸葛亮的预言(2 / 2)

加入书签

着最后一刻被寒风定格的姿态。

远处的蒙山褪尽了秋色,苍黑的松柏间夹杂着嶙峋的积雪,像极了老人鬓间的斑驳。

因陶谦提拔本地的名门望族,叔父诸葛玄被任命为东安县县令,故而年少的诸葛亮、诸葛均兄弟跟随其叔父来到了东安,其兄诸葛瑾留在了阳都县老家,为父亲守孝三年。

因为东安县就在阳都县的北方不远,诸葛瑾偶尔也会来此探望自己的叔父与弟弟。

今年亦是诸葛瑾守孝的最后一年。

窗外碎雪叩竹,少年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在县令府的一间客室之中读书闲聊。

放下手中关于吴起在徐州的改革变法,拿起毛笔,轻轻在空白的竹简上写下了“辽东公孙度自立”

几字。

横画藏八分金石气,捺笔带三分刀剑锋。

可以看出少年诸葛亮在书法一道上,不但天赋惊人,更是下了苦功。

少年诸葛亮的指尖在“辽东公孙度自立”

那行墨字上顿了顿,陷入到沉思之中。

“公孙度真是走了一步死棋啊!”

诸葛亮忽然轻笑出声,惊散了躲在窗外取暖的小鸟。

对座研墨的诸葛均纳闷的问道:“辽东苦寒之地,也值得二哥如此在意?”

诸葛亮拈起一片银杏叶夹进自己刚刚看到的书中,然后目光却倏然越过诸葛均肩头,望向东北方天际,缓缓说道:“公孙度错判了三件事。”

少年清越的声音使得窗外惊散的小鸟飞回在枝头上,不时的歪着头注视着窗内。

诸葛亮的声音再次响起:“其一,公孙度引高句丽、鲜卑、扶余国为羽翼,开玄菟学堂,看似割据自保,实则引狼入室。

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

’此三方势力,真引兵进入辽东,见到了大汉的花花世界,又如何只愿意为公孙度看家守院?

其二,他见中原纷乱,以为可效仿田齐代姜,却不知辽东沃野千里实为四战之地。

辽东北有鲜卑、高句丽等异族窥视,南有青徐水师,可以从海路北上。

西面幽冀诸侯岂容卧榻之侧豢养猛虎?东面朝鲜半岛的诸国,也在数十年前开始,渐渐蚕食当年的汉四郡。

其三,公孙度绝对低估了如今幽州的整体实力。

这些年幽州展迅,不在我们徐州之下,州牧刘虞虽然以政略与仁德而名闻天下,但是他手下卫青、霍去病、岳飞皆是独挡一面大将之材,从他们收复上谷郡、辽西郡的军事部署可见一二。

幽州一旦进攻辽东,必将克之。

如果放任不管,在几方势力进入辽东后,公孙度治下也会大乱。

所以,无论如何看,公孙度都是走了一步死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