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三月期满别楼兰,医缘未尽续新篇(1 / 3)

加入书签

楼兰的春天来得猝不及防,黑风口的积雪消融,汇成小溪顺着新修的渠道流淌,滋润着两岸初萌的绿芽。阿依慕站在“同源医馆”的药圃里,看着耐旱族的年轻人木合正在给刚种下的金银花浇水,动作虽生涩,却透着认真。

“木合,这花喜阴,别浇太多水,”阿依慕递给他一个陶罐,“用这个量,早晚各一次,过些日子就能开花了。”

木合挠了挠头,黝黑的脸上露出腼腆的笑:“谢公主,要不是您教我们认草药,我还不知道沙子里能种出这么好看的花。”他指着药圃另一角,“乌兰首领说,等这些草药长大了,就建个烘干房,把药草存起来,冬天也能给人治病。”

阿依慕点头,眼中满是欣慰。三个月来,“同源医馆”已经接诊了上千名患者,耐旱族的医者不仅学会了用蒸馏器取水、用银针退烧,还能将楼兰的草药与瑞国的药方结合,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打井技术也已传授完毕,张强带着水工们在楼兰各地指导,新打出的水井已有二十余口,绿洲的面积正一点点扩大。

“公主,王宫来人了,说国王陛下请您过去,”阿依莎从医馆外走进来,手里捧着一个包裹,“还有,瑞国的信使到了,说陛下派了马车来接您。”

阿依慕心中一动,知道离别的时刻终于到了。她最后看了一眼药圃里的草药,对木合说:“我教你们的‘急救手册’要多背,遇到不懂的就看译好的医书,实在解决不了,就派信使去瑞国找双邦医馆的陈爷爷。”

木合用力点头,眼眶有些发红:“公主放心,我们一定把医馆守好,不让您失望。”

来到王宫,罗布正坐在议事厅里,面前放着一个精致的木盒。见阿依慕进来,他连忙起身,将木盒推到她面前:“女儿,这是楼兰的‘镇国之宝’——‘水纹琉璃镜’,能映出水源的位置,你带上它,回瑞国后若是想找哪里的水,一看便知。”

阿依慕打开木盒,里面的琉璃镜通体透明,镜面上雕刻着细密的水波纹路,在阳光下流转着七彩的光。“父王,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必须收,”罗布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不舍,“这不仅是镜子,是楼兰的心意。瑞国帮我们渡过难关,我们无以为报,只能用这祖传的宝物,祝愿两国永远像这镜面一样,清澈通透,情谊长存。”他顿了顿,声音有些哽咽,“到了瑞国,要好好照顾自己,常给父王写信……”

阿依慕鼻子一酸,用力点头:“父王也要保重身体,等明年春天,我再来看您,看楼兰的新绿洲。”

离别的队伍在城门口集结,耐旱族的人几乎都来了,捧着他们精心准备的礼物——乌兰送了一把用驼骨雕刻的匕首,说是能驱邪避灾;巫医送了一包晒干的“沙苁蓉”,说这是楼兰最补的草药;木合和年轻人们则送了一幅画,画的是黑风口的水井和“同源医馆”,旁边用楼兰文写着“永不相忘”。

“公主,一定要回来啊!”一个曾被她救过的老婆婆拉着她的手,将一个装着葡萄干的布袋塞进她手里,“这是用新井水浇的葡萄晒的,比以前甜多了。”

阿依慕含泪与众人告别,直到马车驶远,还能看到他们站在城门口挥手。赵老卒赶着马车,笑着说:“公主,您这趟楼兰行,可比戏文里的女侠还厉害,不仅救了人,还让两国成了好兄弟。”

“是大家心齐,”阿依慕看着窗外飞逝的沙丘,“若不是父王信任,乌兰首领放下执念,水工们尽心尽责,我一个人也做不成什么。”她从包袱里取出林羽的回信,信上只有短短几句话:“盼卿归,双邦医馆新辟‘西域药圃’,待卿主持。”

想到即将回到瑞国,回到那个既熟悉又充满挑战的后宫,阿依慕心中虽有忐忑,更多的却是期待。她不再是初入宫时那个连中原衣裳都穿不好的西域公主,三个月的历练让她明白,无论是后宫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