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战略撤离(2 / 2)

加入书签

了,我们重新来过。毁了的,我们再建。”

卫一鸣突然又想到一个问题:“有一个问题,很重要。那就是你们曾经为吸引绵森比林、德伯尔国还有拉切尔国过来销售粮食,你们低价卖给了他们一千支储物袋。目前侵略我们国家的就有其中两个国家。若是他们用这个来运送粮食,那他们岂不是方便许多?”

诸葛大藏微微一笑,道:“给他们的储物袋需要每年充注一次灵石。他们已经充注过两次了。而现在恰好就应该充注第三次了。现在我们还可能再给他们充注吗?就算我们愿意,这战争一打响,他们又该到哪里来找我们呢?”

卫一鸣一振手腕,道:“好,太好了。”

御史东方正我道:“太尉的这一套避实击虚的战略,老朽虽然是赞成,但是,这里有两个大的问题。一,人们未必都能领会其中意境,必然还有很多的人的反对。尤其有一些人,宁愿玉石俱焚,也不不愿意抛弃家园。这一点老朽很是堪忧啊。二,按太尉预估的时间还有半个月时间,若是要这样大规模撤离,可能时间不够啊。”

首辅公孙长之也道:“是啊。虽然我也知道这是目前唯一正确的方法,但是我心里也放不下啊。”

卫一鸣道:“不如由摄政王以圣旨的形式,下达旨意。这样明着反对的人就要少很多了。只是这时间的问题……”

清秀道:“我赞成卫尚书的方法,以圣旨的形式对题,我觉得不是大问题,主要还是人们的认识问题。主观上意识改变了,什么都好办,若是主观上意识不改变,则会拖拖沓沓。造成时间不够。”

诸葛大藏道:“所谓时间不够,主要指的边境线上。他们是第一个面向敌人的地方。战争一打响,他们就直面战争。所以觉得时间不够。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若是我们真心去做这些事,那还是有充足的时间的。首先,在边关以外的地方,由于长年都有敌人骚扰,所以基本没有住人。我们的平民都住在边关以内的地方。这样就给我们转移平民创造了条件。另外,我们这一次虽然是全线面临敌人的侵略,但是总的线路只有五条线。用兵最多的两个国家,他们都只有唯一的一条路线。他们无法大规模的分兵。比如黑风关,那就是天险。而黑风关外没有我们的人民。所以必要的时候,可以先守着黑风关,再紧急转移卧龙邦的人民。而卧龙邦后面就是十万大山。不要说三十万民众,就是三百万,三千万,也是有地藏的。还有比尔歌勒那边,我们的边关,就是拉卡城。拉卡城外就是三百里戈壁。那里本就没有人烟。敌人要穿过这三百里戈壁也不是一天两天能穿越过来的。这也就给我们安全转移的时间。虽然其他的线路,不止一条。但是他们总的只是出兵十万,不太可能分兵进击的。若是他们分兵的话,那就给我们一个各个击破的机会。”

卫一鸣道:“不如这样,我亲自去落实这个问题。谁要不执行,我砍掉他的狗头。”

诸葛大藏摇摇头,想了一下,道:“若尚书大人要去,这有一地,恐怕尚书大人亲去,也未必能解决。”

卫一鸣道:“哪里?我捧着王上的圣旨去,谁不听,我可真的要砍他的头。”

诸葛大藏道:“东岭邦拉卡城,城主是德高茂。这个人我了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刚正不阿的人。十二分的正直。是一个英雄。却也是一个宁折不弯的人。唉,这就导致了他大概不会听从圣旨,而要一意孤行。”

卫一鸣道:“好,我去。我不把他弄走,我就不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