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我们不去打陈彦了(3 / 4)
涂地,不负大帅所托!”
严星楚又看向沈唯之呈上的名单,上面是参与研制、生产有功的十名匠人。
“名单上十人,各赏银二百两!所有参与此事的匠人,本月饷银加倍!”严星楚大手一挥,毫不吝啬。
重赏之下,整个军器营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匠人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
严星楚当场拍板:“沈唯之,此炮定型为‘飞骑炮’!即日起全力生产!夏收之前,我要看到至少二十门交付黑云关皇甫大人军中!”
“末将领命!保证如期交付!”沈唯之挺直腰板,信心十足。
解决了军械大事,严星楚心中一块石头落地。
第二天一早,严星楚夫妻二人换上便服,只带了数名亲卫,策马出关,来到城郊清幽的洛东寺。
关外安置东牟归降百姓的棚区。
与上次来时满目疮痍、人心惶惶的景象截然不同。
虽然房屋依旧简陋,但排列整齐了许多,许多人家屋前屋后都开垦了小片菜地,绿意盎然。道路上不再是泥泞不堪,而是铺上了碎石,显得整洁许多。
更让严星楚动容的是百姓们的眼神。
不再是麻木、恐惧或戒备,而是多了几分平静,甚至……一丝希望?
一些在路边劳作的青壮年,看到他们一行,虽然还有些拘谨,但竟有人主动停下手中的活计,抱拳行礼,口中含糊地说着侯爷、夫人好。
几个玩耍的孩子也好奇地围过来,被大人连忙拉开,但眼中并无多少惧色。
洛青依在一旁轻声解释道:“图安大师日日讲经说法,开解众人心结。加上我们施粥赠药,又组织他们参与修缮城墙、铺设道路,以工代赈,让他们有了活计,看到了奔头。
尤其是洛东关到黑云关的官道拓宽工程,东牟百姓踊跃参与,工钱虽不多,但管饱饭。按现在的进度,再有半年左右,这条连通两关的要道就能完工了。”
严星楚默默听着,看着那些向他行礼的百姓眼中流露出的、虽不热烈却真实存在的感激,心中感慨万千。
战争带来毁灭,但人心终究向善,渴望安宁。
留下图安,以工代赈,给予希望……这些看似微小的举措,比刀剑更能征服人心,更能稳固根基。
“青依,你做得很好。”严星楚握住妻子的手,由衷地说道。
严星楚与洛青依步入洛东寺山门,目光扫过周遭,心中了然。
寺墙之外,岗哨森严,巡逻兵士步履沉稳,目光锐利,远超寻常佛门净地的防卫。
他自然想到这是洛青依在图安大师中毒事件后加强的护卫,对妻子的周全细致既感欣慰,也觉理所当然。
踏入庭院,檀香混合着春天草木的清气扑面而来。
图安大师身着洁净的僧袍,气色平和,正与几位年轻人在廊下低语。
当看清那几人的面容时,饶是严星楚心志沉稳,眼底也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讶。
开年已经十七岁的东牟八公主陈月,身姿已见娉婷,眉宇间带着皇室特有的矜持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惑。
十四岁的九皇子陈果,身形尚显单薄,眼神却透着早熟的警惕。
还有降将陈康,见到严星楚进来,立刻起身,恭敬地垂手肃立。
这几位东牟的“客人”在此,严星楚并不意外。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另外两人身上时,疑问顿生。
恰克汗王的小儿子金方。
还有左贤王哈兀那个次子托术!那个作为替代哈兀亲自负荆请罪和嫡长子为质的条件,被送来洛北口。
这两人,此刻竟也在这洛东寺内,穿着朴素的布衣,神情虽有些拘谨,却并无阶下囚的颓丧,反而像是在此学习、静修?
再联想到寺外那
↑返回顶部↑